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 麦穗理论

2019-05-24 07:1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 麦穗理论_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

《理想国》诠释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理念社会和现实社会构成我们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会真实存在而且处于永恒不变的状态之中,但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会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实.人们感受到的世界由现象组成,时刻在时间、空间的作用下不断变化.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柏拉图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一种认识论,囊括理念论和认识论,以此来指导他的哲学教程.柏拉图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书写并流传了丰富的哲学著作,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影响尤甚.《理想国》几乎是一部“哲学大全”,大部分由对话体写成,文体之优美,思维缜密.柏拉图认为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将具体事物与理念事物准确区分开,因为他们能真正认识到美.柏拉图觉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联系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能主观能动的认识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认识会受立场、知识、世界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和柏拉图的世界观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善、对于美,我们都是心怀感恩并敏锐感受着的,对于它们的歌颂我们有一颗同样的心.。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感觉世界常变.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主张“文雅”教育,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使教育服务于闲暇,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永恒的真理,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确定的,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它由现象所组成,而要返求于己,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

彼岸世界的建立理念论 理念这个名词源于动词后者的意思是看引申为认识。所以作为名词它意味着看到的形状或相亦可引申为认识到的观念。对于这个词的中文译法历来争议颇多注参看《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第 656-661 页。  。我们仍译作理念不仅因其最为普及几乎已约定俗成而且因为它可避免将柏拉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割裂开来。柏拉图的虽然是理性所认识到的对象但却不是与理性对它的认识完全不同的一种外在存在的东西而是直接进入到理性认识念中并正是理性认识所呈现出来所念及的那种东西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相、型、式理型、理式等都没有表达出这种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涵义。 所以理念在柏拉图那里已不是感性直观的观念而是理性所认识到的具有一的统一性和本体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了。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我们对它们不能形成任何真理的知识只能形成意见。只有当我们凭借逻各斯从这些事物上升到确定的定义我们才能说有了确定的知识。 而一切定义都不是指称个别事物的 而是指称这些事物的理念的因此只有理念才是确定不移、永恒不变的存在尽管它们是看不见、而只能被努斯思想到的但它们是唯一的真理。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2)欧洲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3)近代德国的莱布尼兹认为,“单子”(一种精神性的实体)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单子有等级上的不同,因而决定了不同事物的性质和区别.(4)德国的黑格尔,他提出“绝对观念”(“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观念”本身运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这里探讨了一个问题:理念,也即万物规律,究竟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还是仅仅体现在可感知事物中的普遍实质。他可以忍辱负重,做事能多动脑子考虑周全,好像当年需要大禹治的水,是水、洞察力和为他人着想的位置、量力而行,管理事物能中道而行,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故无尤,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或化而为雾,与善仁,对人能以合适与体贴的态度,待人善于真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最接近于“道”,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合理使用和保护水资源,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那只有平衡的世界了。

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的理论2000论文_柏拉图 麦穗理论

这正是后来亚里士多德所批判的一个重要之点也是柏拉图自己后期被迫转向的一个契机它反映的是柏拉图的目的论价值论和本体论存在论的内在冲突要立足于伦理道德上的善就要否定某些事物的存在因而善就不具有普遍性要使理念具有无所不包的普遍性它又势必不完全是善的。所以后期柏拉图对自己理念论的修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善从一种永远不变不动的理念转变为一种具有努斯的能动创造性的力得穆革 即造物主 从一种单纯伦理上的目的转变为一种生命有机体的目的它赋予世界以存在但不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生命、灵魂、理智它所产生的也不再只是善的事物而是完善的实在的东西或实在或事物的总和注关于这三种含义 参看范明生 《柏拉图哲学述评》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第 222-223 页 及 343、347 页。   也就是说 伦理意义上的善已经变成了对一个作为有机体的世界整体来说的完善即完备无缺既包括一切不变的东西又包括一切变化的东西注关于这三种含义参看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224 页。  。另方面柏拉图又撇开一切价值判断借助于毕达哥拉斯派的数的原则来解释一切自然感性事物也就是具体研究了得穆革创造自然物的技术手段创世已经不是依靠善的愿望、而是依靠一种单纯逻各斯的机械必然性来实现了。

这无疑是对苏格拉底提出的努斯动因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也是古代机械论和目的论相互结合的第一次尝试。总之这两个方面的改进归结到一点就是削弱善的伦理道德色彩使理念中所包含的努斯和逻各斯都解放出来努斯成为能动的生命冲动逻各斯则成为无所不包的、贯彻一切存在的普遍原则这两方面以目的和手段的方式结合成一个巨大的目的系统既有理想性同时又有了现实性。这就为亚里士多德发展出古代经典的目的论世界观提供了参照。 但柏拉图对自己理念论的这些改造与早期理念论的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甚至与他整个哲学的出发点都处于严重的冲突中这主要就是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分离s问题。在苏格拉底那里理性虽然具有超越于感性事物之上去追求普遍定义的冲动但由于还没有提出理念论因而这种冲动还未能完全脱离感性世界由自己构成一个独立的理念王国柏拉图的独创之处正是这种分离这使得概念的逻各斯第一次能够在其纯粹的形式上得到考察特别是由此发现了一系列的纯粹哲学范畴。所以理念世界在他那里具有强烈的彼岸世界的性质。但他又不能放弃用理念来说明此岸世界的感性事物的任务 所谓拯救现象  这就导致了他的体系的最深刻的内在矛盾。

当然这一矛盾的真正根源还不是在他的理念论的本体学说中而是在他的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中。正是在认识论中他一开始就把两个世界截然划分开来了而在当时这种划分甚至还是一种思维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