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新:论意识形态与政党政治
美国独立后不久,其建国元勋就发生严重分歧,并形成了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和以杰佛逊为首的杰佛逊党人两个派系。他们之间有很多分歧,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试图要建立一个中央权力比较强大的政府,而以杰佛逊为首的杰佛逊党人则更强调分权制衡和各州的权益。为了在政府和社会中赢得更大的支持面,这两个在理念上都反对派系政治和政党政治的阵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自己的组织以及在各地的影响,并在18世纪90年代先后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政党,即联邦党和由杰佛逊、麦迪逊创建的民主共和党(Cunningham 1965)。
政党这一组织现象从诞生至今其实不过短短二百多年。但在今天的世界,政党政治已经主导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国家政治,同时“政党危机”也成了大多数政党经常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政党是在什么条件下兴起的?政党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遵循着什么样的发展规律?当前世界的政党政治呈现的是什么样的势态?这一势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政党的组织形式有什么重要区别?这些区别又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政党危机是各国政党不得不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
《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19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之一。这些概念的引入:当前棋局->局势抽象判断->走棋招式抽象选择->局势抽象验证->落子,大大减少了搜索量。幼儿是否能主动发展是促进幼儿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本文你就如何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瓶子特别喜欢探索对於他而言是新奇的、未来的、谜一般的事物,对於狮子这种极端相反的人,自是有著强烈的震撼力,但您也会发现狮子座的强人性格和价值观很难沟通,这些感觉的消长也正决定你们的适合度,所以聪明的水瓶座,应该努力打进狮子座的内心世界。
01.政党政治的起源
要了解政党这一组织现象从产生到今天发生了哪些最为重要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政党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从美国政党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政党起源于派系政治。但是,派系政治从古就有,而政党政治却是一个现代现象。为什么派系政治没有在传统社会中转化为政党政治呢?笔者认为,派系政治转化为政党政治需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政党政治出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派系政治的制度化。但是,政治派系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存和壮大严重依赖于君主的偏好。也就是说,君主一旦不喜欢某个政治派系,这一派系就很难长久生存下去。但是,君主的偏好是不稳定的,出于防范心理,君主也不喜欢任何派系持续坐大。哪怕说某个派系完全支持君主,君主也会对其不放心,更不必说那些失去了君主偏爱的派系。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党争”,比如晚唐的“李牛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晚明的“东林党争”,都只是在君主权力较弱或者权力受到严重掣肘时才能得以持续,并且这种公开的党争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成为制度化的常态政治现象。可以说,只要君主的势力在传统社会中足够强大,派系政治就很难被制度化。政党政治的产生这就是说,政党政治只会发生在一个君主或者国家权力受到制约的国家。
第二,派系(faction)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负面概念。中国就有所谓的“君子不党”、“结党营私”(这个“党”应该理解为“派系”)等说法。大多数西方先哲,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休谟等等,也都对派系有非常负面的评价。但是他们对政党的评价却很不同。伏尔泰就说过“政党并不见得是一个令人憎恶的概念,但派系却永远令人憎恶。”。为什么会产生这一不同的评价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意识形态。派系的背后是很难拿到台面上来的权力之争,而支撑政党的却是堂而皇之的价值观或者说意识形态。可以说,意识形态是政党得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制度化了的派系政治要转化成为政党政治必须要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但是,直到现代社会到来之前,某一宗教往往是某一地区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形成了所谓的儒教世界、伊斯兰教世界、天主教世界等等。在天主教主宰欧洲时期,虽然新的思潮时有出现,这些思潮都必须表达为对天主教的不同解读,并且在天主教内部制度化成为各种具有一定的派系性质的修会(比如本笃会、熙笃会、方济各会、耶稣会、多明我会)。只要某宗教在某地区的霸主地位不变,该地区就很难出现能替代该宗教的意识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也很难从传统的宗教派系分化出来。
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