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现象视频 2018春节档创下新纪录,电影宣发进入共振时代
2018年春节档落下帷幕,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统计,春节档总票房达到57.23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4.28亿,同比增长66.94%,观影总人次14396万,同比增长58.9%,票房和观影人次这两个核心指标都创下历年春节档的纪录。
春节档创纪录的背后,不仅因为国内银幕数量大幅增长,还有春节档影片品质过硬的原因。此外,今年春节档电影宣发力度空前,让影院上座率提升,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更为明显,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让看电影成为春节期间中国家庭的主流娱乐方式。
在春节档这样竞争激烈的档期,电影宣发相比平常更为重要,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票务平台用户群体大、营销可量化、推广效率高等特点,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春节档,通过几部主要影片的票房走势不难发现,一部电影要在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档期取得好的表现,一方面取决于影片本身的品质,另一方面,传统宣发的转型升级已经不止于线上线下融合,全场景触达、全链路营销、跨行业共振成为最先进的宣发模式。
全场景触达:拓展电影市场新的消费群体
当下,网络游戏、线上观影、直播和短视频等娱乐方式正在稀释着用户去影院观影的冲动和欲望。要想扩大整体电影容量,就必须把用户从移动娱乐端拉回电影院,实现观影群体的增量。
可喜的是,今年春节档拓展了许多宣传渠道,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宣发领域,把宣传范围下沉到了三线甚至农村地区,从而触达了本不具备观影习惯的潜在消费群体。
例如,《捉妖记2》斥巨资买下央视春晚倒计时60秒广告,还去农村地区“刷墙”宣传,在策略创新上大做文章。
而《唐人街探案2》则借道支付宝、手机淘宝,推出#在支付宝买电影票更便宜#、手淘新用户免费得电影票等主题,协同线上线下、流量明星开启了一系列电影营销活动。
例如,淘票票为配合《唐人街探案2》等多部电影宣传,联合支付宝发起的“脑洞换票”活动,就因其互联网宣发基因造成了现象级传播效应:活动一经发起,在1小时内就迅速攻占快手、抖音、秒拍灯视频平台,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达到了2700多万。活动上线不久,微博线上话题参与量很快突破1800万,北京、沈阳、杭州等线下活动人次也突破15万,北京甚至上演2小时领走200张电影票的火爆场面。
全链路营销:不仅是宣发,还要有货可卖
一般说来,传统宣发注重信息发布和推广,例如利用媒体,地铁和灯箱广告、流量明星来进行宣传,但这种方式不仅是单向式传播,而且很难监测到信息到达和转化。
对于营销来说,不仅要做到传播,更应当对传播效果以及指导后续宣传的数据进行搜集。共振现象视频因此,业内有提出“全链路”营销概念,旨在跳脱出传统宣发窠臼,借助互联网可以对宣发各个环节进行量化展示。
除了信息的量化转化外,全链路营销还注重宣传与发行之外的另一条触达途径:周边衍生品发售。营销本质是给“消费者”一个消费理由,让其产生消费。电影营销除了让人消费电影本身,更要让人去电影产生情感连接。此时,作为促进IP情感增长点的衍生品消费,其价值便随之展露,成为拉动非票房收入的一大动力。
本次春节档,阿里影业旗下阿里鱼与《捉妖记2》出品方签订协议,开放淘宝、天猫等资源,全面负责电影大陆衍生品的营销。随着《捉妖记2》电影的热映,淘宝衍生品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其中胡巴毛绒公仔销售近20万件,销售额近400万元。
日后,宣、发、货三位一体是宣发的进化方向。通过整合线上与线下、产品与内容、宣发与衍生品,中国电影市场才有可能拓展非票房收入,实现整体收入的大幅增量。
跨行业共振:借他山之石,谋跨越发展
在市场进入竞争下半场、增长随之变缓的情况下,电影产业只有获取平台外力量支撑,才能发挥联动优势,完成票房体量的增长。尤其是从观影习惯上看,电影行业的用户消费频率较低,在消费场景上不占据优势,必须借助其他高频行业的势能,才能逐步培养起用户的观影消费习惯。
俺到江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