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台山城区人民医院 《北京日报》聚焦百年人民医院的风雨历程

2018-01-26 05: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台山城区人民医院招聘_台山城区人民医院_台山富城医院

原标题:世纪??回眸 | 《北京日报》聚焦百年人民医院的风雨历程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1月25日《北京日报》古都文化周刊专版报道了《百年人民医院的风雨历程》,特转载以飨读者~~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中国各地军阀混战,这一年的1月27日,一所中国人自己筹资、建设、管理的现代综合性医院——北京中央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在乱世飘摇中诞生了。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一所“模范的平民医院”。

防疫成功

总医官立志办西医

吾国医学迟滞无可讳言,全国之中稍觉完尽之医院均为外人所创设。北京首善之区,中外观瞻所注。求一美备之医院亦不可得。

——伍连德

清代晚期,西风东渐,基督教、天主教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将传教与行医并重的基督教医学文化传统带到了京城。鸦片战争过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丧失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地位,而西方教会取得了在华传播教义、租买土地、建造教堂、办学兴医等多种自由权。尤其是创办医院,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传教士在北京建立了几十所教会医院。而这其中,1918年创立的中央医院成为打破外国医院在京垄断地位的第一所西医综合医院,彰显了中国医者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不甘落后的自强精神和深深的爱国情结。

在教会医院林立的年代,为何要自己建一所医院?那就一定要说说中央医院的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1879-1960)。祖籍广东新宁(今台山县),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的伍连德,24岁就以有关破伤风细菌的出色论文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25岁成为了一名医生。

伍连德博士

1907年,伍连德28岁,应清廷直隶总督袁世凯之请,他回到中国,开始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创业之旅。翌年,他被委任为天津帝国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此后历任外交部医官、总统特医,京汉、京张、京奉、京浦四条铁路的总医官、全国检疫事务所监督。

世人对伍连德博士的认识,大多因一个世纪前的那场噬杀6万生灵的大鼠疫。清宣统二年(1910年)关外鼠疫爆发,伍连德受命任“全权总医官”奔赴疫区,将“防疫”“公共卫生”的概念首次引入中国,四个月内即扑灭疫情,一时被国内外称誉为“战胜瘟疫的有力斗士”“防疫科学的权威”。那年他31岁。

同年冬,鼠疫祸及京师,民政部联合内外城官医院,下捕鼠令、添置防疫药品器具、设四所临时防疫事务总、分局和永定门外临时医疗场所(设有防疫病室、隔离室、防疫出诊所等),清政府至此也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为此,伍连德向清政府提出建议:邀请各国学者来华考察鼠疫精研治法。1911年4月3日,“万国鼠疫研究会”有来自英、美、俄、法、奥、意、荷、日、印等11国35位代表参加,历时26天完成长达500页的《1911年国际鼠疫研究会议报告》,成为国际流行病学之经典。

此次防疫成功,让许多外国人对清政府“一朝防疫乃能努力如此”深为赞许,而当局亦“方悟新医之急,须谋进业”。于是“经纠集巨款,先就都门建一模范医院”。然而由于时局剧变,此一酝酿直至改朝换代后的民国初期方得以付诸实现。

辛亥革命以后,伍连德博士愈觉发展新式医学之迫切,他在《中华医学杂志(1916年1-2卷)》亲自撰文《北京中央医院之缘起及规划》,道出他筹建中央医院之初衷。他深觉“吾国医学迟滞无可讳言”,但现实却是“全国之中稍觉完尽之医院均为外人所创设”。中国医术同样需要发展壮大,“北京首善之区,中外观瞻所注。求一美备之医院亦不可得”。因此,伍连德博士不顾“庶政均呈黯淡景象”,游说上层,奔走筹措,倡议北洋政府建一所为老百姓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并寄予建成国内医院典范的希冀。

1910年,伍连德博士在鼠疫疫区简陋实验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