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讯的原理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 分析测试百科网wi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精密测量方向取得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陈耕等设计并实现一种全新的量子弱测量方法,实验上实现了海森堡极限精度的单光子克尔效应测量,这是国际上首个在实际测量任务中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工作,可利用的光子数达到十万个。相关研究成果1月8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量子精密测量是量子信息科学中新发展起来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利用量子资源和效应实现超越经典方法的测量精度。该领域之前的重要发现是,利用多光子纠缠态作为探针,可以实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光相位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精度可以反比于探针所含的光子数N,而经典的测量方法精度只能反比于根号下N,也就是通常说的标准量子极限。原则上来说,在N很大的时候,海森堡极限的测量精度可以远远高于经典测量方法。然而,由于实验上很难制备光子数大于10的纠缠态,这种方法可以原理上演示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可能性,却尚不具有实际的测量能力。物理学家Aharonov等1988年提出量子弱测量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精密测量中。最近研究发现,标准的弱测量可用来放大微弱信号,但并不具有本质提高测量精度的能力,其测量精度被限制在标准量子极限的范围内。总之,设计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并达到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
该研究成果展现了量子精密测量的技术优势,突破了必须要利用量子纠缠等量子资源才能实现海森堡极限的精密测量的传统观念,为量子精密测量及量子弱测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实验中光子的利用率约为16%(即测量精度约为1/0.16N),如何提高光子利用率将是研究组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相干性实验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实验室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首次实验实现了基于辅助比特的量子相干性蒸馏。量子通讯的原理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相干性的实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唐建顺等人利用干涉条纹实验实现了对量子相干性这一最基本量子资源的直接测度,为......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固态量子芯片组教授郭国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教授姜开......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ZD至顶网协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20日在北京闭幕。量子通信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20日在大会上透露,量子通信有望在信息安全和传感领域率先突破。量子通讯的原理中国量子技术发展迅速量子技......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实验实现了单向量子导引,定量揭示了一类非对称性的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冷原子非线性效应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研究人员周正威等与合作者在具有吸引相互作用的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引入自旋轨道......
“在人才体系建设上,我们可以‘输血’,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造血机构’。”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谈及我国人才制度时指出,“我们必须保证自主产出人才的能力,如果一味将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寄希望于引进海外人......
郭光灿院士谈量子信息技术量子特性在信息领域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可能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于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便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
然后是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