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 上海实体商业“冰火两重天”

2018-01-14 10: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_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_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

上海实体商业“冰火两重天”

■ 太平洋百货顾客留言区的留言

开业20年的地标性商业体太平洋百货即将清仓关店,日前发布的中国商业发展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沪上不少传统商圈正被高端外流、网购截流、外地回流、本地横流、多元分流的“五流”现象震得晕头转向。

很多人说,实体商店正在经历漫长的寒冬。但是,南京西路商圈却用数据做出了铿锵有力的反驳,在传统商业淡季6、7、8月,南京西路商圈逆势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5%、10.5%、11.3%的两位数增长。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申城8个城区商圈零售额增长12.6%。

正在举行的上海购物节见证了实体商业十年浮沉。度过了黄金期和低谷期的申城实体店如今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突破口在哪里?成功经验有哪些?本报记者实地探访。

关门浪潮 商业模式出了问题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不少人的关注:曾经作为上海淮海路上的地标性商业门店——“太平洋百货”因租约到期即将关闭。据说,物业持有方瑞安集团会收回物业自营,将原址打造成“智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届时整体硬件都会被改造调整,并增加更多零售业态与消费者体验型业态,与瑞安旗下的新天地、湖滨道等商业体,以及这几年很火的K11购物中心等形成联动。

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_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_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

对于许多的70后来说,或许对2010年上海美美百货的关停仍然记忆犹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1994年成立的美美百货曾是上海最高档的百货公司,它开启的是普通人对奢侈品的想象,但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它静静地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对于美美百货的关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2001年以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为首的一批大型购物中心涌入申城;2004年12月中国零售业向外资完全开放,各类奢侈品专卖店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所引发的。然而,在随后的发展中,这些新的实体商业形态也出现了一部分“关停”现象:今年的2月29日,位于淮海中路力宝广场的路易威登(LV)旗舰店关闭了。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日前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下简称《报告》),未来5年,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另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此外,购物中心也面临关门潮。目前,中国有购物中心近4000家,是美国的3倍之多。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届时中国内地的购物中心将超过1万家。而目前运营的购物中心有一半面临着经营困难,有近千家面临着停业调整、倒闭的风险。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报告》同时指出,大量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关门,并非意味着商业需求不存在,而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比如目前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大都不自营,以出租为主,这就导致整体商业质量无法保证。

摆脱低谷

销售的是生活方式

当人们已经开始怀疑实体商业的前景时,以K11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业态实体商业却让业内为之眼前一亮。上海K11自2013年开幕以来,已举办了超过32场艺术展览,吸引超过60万人次参观展览,其中不乏《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和《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这样的国际化艺术大展,更有各种当代艺术展等,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接触艺术的平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其中,2014年在K11展出了3个月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更吸引了近35万观众。而在莫奈和达利作品展览期间,K11整体为配合展览效果,也在商场的各处细节上加以雕琢,使其整体环境营造出莫奈花园和达利博物馆之感,让消费者仿佛置身现场,提升购物和看展的感官体验。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最近的“BAGISM包·当代”原创高端时尚包袋跨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更带大众体验了一场跨越国度及时代的时尚艺术之旅,从7月14日开幕到8月底,一个半月的时间吸引了近5万人次的参观,预计等到展览10月9日结束,参观人数能达到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