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4 06: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国面临的战略风险_当代中国面临的形势_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一本由王明珂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读后感(一):史学工作如何在后现代思潮中克服疑虑?

看过《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和《游牧者的抉择》的读者,大概不会对王明珂先生的《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感到陌生,它可以被视作对前三部著作的一次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反思和总结,试图重新去厘清史学领域内人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并探索新的认知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或许本书也可视为他几十年史学工作的一部思想自传。

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发见历史的真实呢?对此,王明珂认为历史是一词两义的:过去真正发生的历史,以及人们记得的、叙述的、书写的“历史”。对于前者,我们似乎只能得到大量粉末状的知识,不可能似乎也不必要真正全面地、准确地还原它复杂、含混的面貌;而对于后者,它与其说是“被发现的”,不如说是“被制作的”,如同是一桩陷于各说各话的历史“罗生门”。对那些致力于追寻客观性历史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的主观意识始终抱持着一种忏悔录式的态度。尽管如此,他们所谓的“消灭自我”、“清除头脑中的预设”之类的完美设想仍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作为认知主体,“我们,是我们记得的我们”。我们本身就是后者“历史”的生成物,我们活在被“历史”规划的社会现实中,同时也在这样的规划下继续生产历史,这样的历史与社会现实以及相关的社会权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如此一来,如何才能重新确立史学的意义和价值呢?事实上,这一诘问不仅发生在历史学,而是在各个学科内都有回响,包括王明珂先生很熟悉的人类学和社会学。前些天,我去旁听一个人类学的讲座。在演讲后的讨论环节,发生了一个生动的插曲。有人对主讲的意大利人类学教授马力罗提出了这样的诘问:“人类学既然被视作是主观建构的,为何还能声称是科学的?”听到这个问题,这位教授突然愤怒起来,他站起来大声回答道:“这是一个属于17世纪的问题,而我是一位21世纪的人类学家。”接着,他朝提问者提起了背后的椅子又重新放回地上,继续说道:这椅子实实在在,但它同样也是出于人的主观构造。我想他的意思是,人的主观意识已经渗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整个浸泡在人类意识的海洋中,再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原初的、未经人的主观意识改造的自然状态和客观存在。

事实上,培根创立的科学方法(包括严格观察、归纳、避免假设、分类等)自文艺复兴以来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到19世纪时,这一方法甚至延展到了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从福楼拜主张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客观叙述,到左拉试图以科学、物质观点解释全部人生,都是这一科学信条下的尝试。莫奈在谈绘画创作时也曾说过:“设法忘掉你面前的事物……只要默想,这是一个蓝色的方块,这是一块粉红色的椭圆,这是一个黄色的条纹,只要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准确的颜色和形状,直到你对场景获得质朴的印象。”

长久以来,科学、客观几乎等同于正确、权威,而主观意识被认为是偶然的、草率的、不可信任的。对此,马力罗的解决方式是哥白尼式的,以前人们认为地球是静止的,由太阳环绕,但依此进行的天算总是不太准确。可哥白尼却让太阳停驻,并使地球转动起来,于是一切计算就合乎圆满了。与此相似,以前学科的尊严与权威绕着科学的、客观的要求打转,于是制造了很多遮掩的但善于安抚人心的信条和规范,使人看上去既稳当又肃穆;但现在马力罗重新将人类学放回流动状态,不仅研究的对象一直在流动,连研究主体也一直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主(体)随客(体)变,同时客(体)也随主(体)变,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必须不断地重返现场的观察和理解,而相应的责任也像重力一样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再也没法推脱给学科体系或者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