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王子舞蹈艺术_泸州黑王子艺术酒店_王子云艺术奖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 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和圣之空间协办,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洄游 平流层】超科技创艺考”艺术展即将于2016年8月13日在北京798圣之空间盛大开幕。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它是我国首个由主导,以青年为主体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从2012年起,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启动了视觉艺术展览板块,由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并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今年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共计五个展览单元,深度关注“生态”、“科技”、“民族”、“两岸”、“乡土”五个话题,并邀请多位策展人担纲策划,在石家庄、北京、南京、上海和广东等五个城市联动打造的艺术展为艺术周赋予高度内涵。8月3日,作为艺术周首展的“生态·艺术·人——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展”已于石家庄美术馆盛大开幕。该展由青年策展人艾蕾尔策划,在关注环境生态的同时;呈现出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多元的创作语言。
作为第九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的第二站,“【洄游 平流层】超科技创艺考”艺术展由空间媒介艺术家/知名策展人吴秋龑担纲策划,集中展出了来自中国内地和地区、日本的多位艺术家包括COSY、陈依纯(中国)、近藤聪乃(日本)、空Lab、刘辛夷、李苑琛、田晓磊、张子卉、郑菁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该展由洄游、平流层和超科技创艺三大概念构成,其中“洄游”关注本体文化的生命引力;“平流层”探知未来时空的创想动力;而“超科技创艺”则是对跨越技术艺术的生活权利的思考。着重将东方传统文化、前卫艺术设计、新兴科技观念三者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超越既定感知的思维业态。此次展览通过引入“洄游”这一水体物种繁衍栖息的状态概念,尝试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规律。同时回观现代科技的变化,察其在生成扩散中的某种态势—— 一种反作用于信仰的系统力。进而关注人性本体是如何思考运用合理的艺术权力去对接那些科技周身所散发的纠脉缠络。
如何能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找寻到进入下个未来的通路,如何与世人分享进入通路后所感受到的悲喜与困乏,如何将分享的那些理性之忆重新带至艺术的感动与睿智之间… ?此时彼时,面对超越科技背后的“空间”,观其质随后察其益,体其实进而挫其真,才能更为自由的感悟人类文明的初始之际是何等的随时间演化亦或退化。如果回到文化的原点又可穿越文化之原点才是艺术与生命同生同行于天下的原由,那么新的起点必定会是这个星球所承之文明不曾觉察的平定与无穷,这起点也是当下生活可以重新出发的“创艺”平流层。
据悉,该展将自2016年8月13至8月23日持续十天。通过现场两层物理空间的影像呈现,通过主题竖立的文本骨架空间,不仅打造出艺术家思维之外延续出的意境空间;也希望展览的诉求深深根植于每个参与洞察艺术的民众心中。
艺术家及作品阐述:
COSY
COSY是由8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及上海纽约大学的青年学子组成的艺术团体。成员包括:陈晓苗、张颖、秦弦、张乐家、张方轩、刘想想、周可儿、苏汉。他们习惯从视觉部分的构想、拍摄、手绘、后期等方面入手,同时加入原创的音乐,舞美设计,交互设置,使作品的理念在磨合中一步步走入每个创作者心中,也从实验中找到了观者们的情感寄托。
Nausee |video |6m40s| 2016
陈依纯()
1980 年生于南投竹山
2010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博士班
2007~2010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数字艺术(乙)组
2000~2005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系油画组
1997~2000 台北县私立复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美术实验班驻村
2009 「435 国际艺术村」,板桥,
个展
2016 「你梦见电子羊了吗?第N次毁灭,重新来过」,尊彩艺术中心,台北,
2015 「小黑在工厂工作中的一辈子」,国立美术馆,台中,
2014 「Art Solo艺术博览会」,花博争艳馆,台北, / 「林水源传奇」,环铁里五号,北京,中国
2013 「天书解密」,凤甲美术馆,台北,
2012 「泡沫游戏-官成瓦斯案」,Chi-Wen Gallery,台北,
2011 「重工业雕塑」,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台北, / 「再见小工厂系列-工厂肖像」,Chi-Wen Gallery,台北, / 「再见小工厂系列-表皮工厂」,国立美术馆,台中, / 「无机城市」,凤甲美术馆,台北,
2010 「测量个人与他方间的距离」,国立美术馆,台中, / 「光之行气」,诚品画廊,台北,
2004 「筒鸟-影子的告别」文贤油漆工程行,台南, / 「影子的告别」,台北艺术大学八又二分之一,台北,
2002 「解剖本体分析论」台北艺术大学南北画廊,台北,
《生物退化论》(Biological Degeneration Theory) |video |3m00s| 2011
物种的进化、不变、退化,显现的是一个城市面对环境态度的一个实体活物之显像。 而追赶全球经济的脚步,其中被消逝掉的温度或活体,为求生存的「突变」成为新的 莫名替代。
近藤聡乃(日本)
1980 出生于日本千叶县。
2003 毕业于多摩大学平面设计系。现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
2011 “木屋木屋”,三潴画廊,东京,日本。
2008 “人肉”,三潴画廊,东京,日本。
2007 “提示”,Tache Levy 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2006 “瓢虫的安魂曲”,三潴画廊,东京,日本。
2004 “近藤聡乃展”,trance pop画廊,京都,日本。
Kiyakiya |video |6m39s| 2011
近藤创作该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纸芝居”(kamishibai)中的时间相错。作品中存在三个不同的时空,各个时空轨道彼此相错又相交,少女毫不察觉得在各个时空之间切换往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乍看犹如一直在同一个轨道上,但当如梦似真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会感觉突然跨越到另外一个时空轨道。如此感受用日语表达是“KIYAKIYA”,一种说不清楚,似曾相识,令人惦念的感觉,犹如“Déjà-vu ”之感。
这种关注童年记忆的表达,描述了“一个神秘的、怀旧的、令人不安的感觉,”当艺术家注意到插图卡片的正面和背面之间的时间间隔,她感觉到一个不同的维度隐藏背后的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空Lab
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理想主义者组成的艺术团体,致力于剥离事物的表象,还原初心的本真,沿着仿生的老路,传播自然的精神,服务身心灵的需求,响应祖先的疑问。姚雨岑:1989年生于贵州,灵性音乐人。2013年开始从事灵性音乐的研究与探索。2013年和王星共同创立灵性乐器品牌——空。试图通过灵性音乐重启人们内在的觉知,回归质朴的自然状态。阚录常:1979年出生于山东,摄影师,影像艺术家。王星:1981年生于河北,造型艺术家。大陆新艺术运动的倡导者。2013年和姚雨岑共同创立灵性灵性乐器品牌——空。
《水母星球》|video |3m27s| 2016
1.全世界已发现近三万种水母。2.水母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当海水受到搅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到海底就会被分解。3.黄金水母光合作用——体内有几百万个将阳光转化为糖分的微小活性海藻。4.城市光合作用——来自城市的各种噪音,就像紊乱的生活节奏,停不下来……有多久没有听过——大自然的召唤?5.灯塔水母——干细胞分化,年轻化逆转——动物界唯一的长生不老——重新认识生死。6.空鼓,作为灵性乐器——音色空灵通透,开启听众的灵性光合作用。触发集体意识的灵性观照。启迪个体灵性意识,通过谐波共振引发集体意识的身心灵共鸣。空鼓的外观可以关联水母的造型,声波是无形的触须。
本影片旨在探讨通过仿生学探索,进行文化产业和社会学层面的深度思考,开展概念艺术实践,激发创造性设计和艺术化应用的灵感。进而为本世纪新艺术运动的再度发生创造更多条件。
刘辛夷
2007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0 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艺术系,获MFA Fine Art学位
个展
2016 “十万八千里”,空白空间北京,北京,中国
2015 “朝阳群众”,A307空间,北京,中国
2014 “土豆烧牛肉”,空白空间北京,北京,中国
2013 “有求必应”,地一现场项目,仁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3 “激振波”,日光亭项目,泰康空间,北京,中国
2012 “探员L”,空白空间,北京,中国
2011 “平民邦交”,First Step项目,Chinese Arts Centre,曼彻斯特,英国
主要群展
2016 “混血中的地球-多众知性公论场”,釜山双年展,釜山市立美术馆及高丽制钢水营工厂,釜山,韩国
2016 “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金银岛》|video无声|1m23s| 2012
水岸边的摩天楼群作为象征现代化的景观深入人心。世界级的精英媒体《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曾经集成上海、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吉隆坡等城市的天际线于一岛,在视觉上传达着财富界的标杆和对资本改造世界的信心。有鉴于此,艺术家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各大金融中心的夜景图像,打印成图片,并依据各个地标在现实中的尺度,编排组合成一座浓缩了当代景观的岛城。
而今,在中国大城市的夜空中,偶尔还能见到零星的红色五角星,它们出现在早年建造的主义意味的建筑物顶端。在今天看来,“红色五角星”携带了更复杂的含义:既有希望,更多的是权威,以及话语中的平权主义和欢庆气氛。有趣的是,这也全然匹配发展市场经济的愿景和需要。也因为这一发现,刘辛夷用节日的灯串为这座繁荣都会的天际线配置了间歇亮灭的红五星。它们的职责或许同样复杂多样:组织严明和资本昌盛,至少看起来很是天造地设。王子云艺术奖
李苑琛
2010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学士学位
2013 美术学院 雕塑空间中的时间性因素研究 硕士
2010 王子云艺术奖
2010 曾竹韶奖学金提名奖
2016 红门画廊 / 艺起十年回顾展,北京
2016 Onyx gallery / 粘土实验,北京
2016 多元参与——东湖2016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武汉
2016 SURGE Art,上海
2016 丹麦美术馆 EXTRACT – YOUNG ART PRIZE,哥本哈根(丹麦)
《英雄在内》|video |2m03s| 2016
多年的雕塑学习经历,培养了我的空间意识,使得我在减肥过程中,能够关注到身体变化的体积。
田晓磊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数字媒体艺术是我创作的载体,我感兴趣这个时代不断加速的不确定性,感兴趣未来进化中的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个加速杂交时代迭代的未知新物种。我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未来的世界标本,杂糅历史,信仰,科技,身体,创造新的艺术体验。
奖项
2016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一等奖 / 荣获首届“ 王式廓奖 | 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 桂冠
2014 “关系”入围丹麦奥登塞国际电影节短片提名 / “关系”入围第30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提名
2011 “ 梦从东方起-哈雷戴维森中国当代艺术臻品大赛三等奖 ”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哈雷戴维斯中国,北京
2011 入围“ 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 ”,今日美术馆,马爹利艺术基金,北京
2007 “ 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 ”,美术学院,北京
个展
2016 “ 诗歌 ”,空间站画廊,北京 / “我等你”-无限的本体时空,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3 “ 异见 ”,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2 “ Song of Joy欢乐颂 ”,Meulensteen画廊 Project Room,纽约,美国
《关系》|video |11m07s| 2013
我尝试描绘痛苦,没有明确的逻辑,也没有解决的办法。欲望之手在人的身体上不断增长,像翅膀却无法飞翔。人们相互束缚,相互挣扎,一次又一次,一生又一世。爱欲高悬在空中,孤独而脆弱,爱欲过后却回到一粒灰尘。人对自己的肉体恋恋不舍,可能这只是无数次生命中的一件衣裳。动物们冷静的观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与结束,尽管它们自己以成为了祭品。我不断思考如下一些事情:我们的生命将去向何方?我们被何种不可逃脱的力量束缚着?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欲望到了极限会怎样? 我把这些问题用动画的方式重新提问,用另一种视角来描述我理解或我不理解的事情。我的动画更像是一句句的疑问,留出空白,等待答案。
张子卉,现生活于北京
1975 生于湖南长沙
1998 毕业于美术学院
2002—03 西班牙攻读城市规划硕士
2003—16 从事建筑设计、艺术创作
2011 《异境》三人展 —— 北京三里屯邨上画廊 / 《青红》女性艺术家四人展 —— 北京大千画廊
2014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三回)—— 抽象艺术新一代
2015 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纬度 —— 艺术财经 青研会艺术空间 / 第二届新绎之星 —— 语汇与重构
2016 《敞开视野——水墨生态2016 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 美术馆
《三行成像》 |video |2m36s| 2016
作品思考艺术设计、音乐创作、旅途创想的某种内在联系。这些都是艺术家、设计师的生活索引,也是对国际文化思潮的一种心灵记录。王子云艺术奖尝试回归到常态之中找寻时间的渐行渐远。音乐的动、建筑的恒与绘画中的静思一直是我编织生活内外的三种空间景象。它们已经随着这数十载的光阴慢慢融合,很多时候是不想单纯的分开某一个项的。同时它们又自成一系,完整中顺势而生又主导着彼此。而影像不停的穿梭正是我内心抒发着的某种既定生活情怀。
郑菁,现居重庆
1985 生于江苏省南京
2008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学士学位
2012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
个展
2016 “│─”—— 郑菁个人作品展,名泰空间,北京
2015 郑菁,MoProjects,北京
2013 半真体-黄蚂蚁实验项目,五五,上海
群展
2015 青年艺术100,北京 / 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 现在将来时,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德国 / 流变与共在:中国新现实,佛罗伦萨,意大利
《-97311》-131x252x25cm-影像装置-头发,纸片,铅笔,胶,灯箱,双视频-2010-2011
继续手工的尝试,留下了可辨认的痕迹——空房间。创作的过程,是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一个差异化的场所:一个重组了的现实。一种正负空间的交替.另外,部分场景是以自我的角度去审视空房间里多线性的可能,在阅读中的暂时失语状态中去寻找另一种存在的可能。在部分实景缺失却更助想象蔓延的体验里,我们都容易因暗自意会而迷恋某一种暧昧,将思考浮出生活平面。
写几亿个字儿也是毫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