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韩国让朴槿慧_朴槿惠为什么不结婚_韩国朴槿惠最新消息

2016-12-09 19: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随着韩国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持续发酵,韩国民众29日在首尔市中心举行近万人规模,要求朴槿惠下台并查明事件的。

“走后门入学”牵扯出丑闻

2015年,崔顺实女儿郑某以“马术特长生”资格考入梨花女子大学。

虽然她提交的免出勤所需资料不符合要求,部分科目干脆未提交资料,但也顺利过关获得成绩。

不久前,梨花女子大学师生举行大规模,对学校学籍管理不善表示抗议,迫使校长引咎辞职。

崔顺实是谁?

她韩国总统朴槿惠的密友!

韩国媒体描述,60岁的崔顺实与64岁的朴槿惠“亲如姐妹”。韩媒报道,对于父母早逝、与亲兄妹关系疏远且始终没有结婚的朴槿惠来说,崔顺实的存在早已超越血亲关系。

崔顺实的父亲崔太敏被认为是朴槿惠的“导师”,在朴槿惠母亲去世后对她影响很大。早年朴槿惠担任议员时,崔顺实的前夫郑润会是朴槿惠的秘书室室长。2007年,郑润会被爆出是崔太敏的女婿,而后淡出政坛。

梨花女子大学抗议事件之后,崔顺实带着女儿去国外躲避,没想到在她办公室电脑里被找到了朴槿惠的各种演讲稿,包括高密级的与朝鲜关系的文件,上面都有崔顺实的批阅修改记录。

一石激起千层浪!

“闺蜜”干政震动朝野

韩国媒体24日报道称,在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崔顺实的办公电脑中发现了包括44份总统演讲稿在内的200多个文件,从时间上来看都是在朴槿惠发表演讲前就收到的;除正式活动演说稿外,还包括总统的国务会议发言和大选拉票演说等。

“闺蜜”干政事件引发韩国上下一片哗然。

在野党提出应彻底调查此事,要求所有内阁部长和总统秘书官主动辞职。

鞠躬致歉 朴槿惠发表《致国民书》

25日,朴槿惠在青瓦台发表《致国民书》澄清称,崔顺实曾在2012年她参选总统时就竞选事务提出个人建议,主要是演讲和活动方面。

朴槿惠2013年发表就职演说后,继续就一些材料向崔顺实征询建议;但在青瓦台秘书班子形成后,停止向崔顺实求助。

不过,朴槿惠并未说明她终止向崔顺实征询建议的具体时间,也未提及崔顺实的涉嫌的报道。

内外压力致朴槿惠支持率创新低

干政问题并非崔顺实这位“闺蜜”给朴槿惠带来的唯一麻烦。

在此之前,崔顺实就因涉嫌成为韩国关注的焦点,令朴槿惠焦头烂额。据2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民众对总统朴槿惠的支持率为17%,创下其就任以来最低纪录。

另一方面,韩国在野党共同党的支持率则升至29%,为今年以来最高,也是现成立以来该党支持率首次与执政的新国家党持平。

而朴槿惠公开发表声明,称崔顺实是她最信任的朋友和恩人,为她的竞选出谋划策,非常抱歉让大家担忧了。

“走后门学校”被调查

韩国28日宣布,将从本月31日起对被指开后门录取崔顺实女儿郑某的梨花女子大学开展专项监查工作。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方面表示,他们将投入10名以上的监查人员,对梨花女子大学的招生情况、体育特长生的出勤及成绩管理进行全面调查。预计调查为期一周左右。

分析:朴槿惠面临信任危机

韩国总统朴槿惠正在被“闺蜜垂帘听政”丑闻所引发的海啸吞没,甚至有议员将朴槿惠称作该党继续前行的“沉重负担”。有分析认为,这反映出执政党内部一些人面对明年大选欲与麻烦缠身的朴槿惠撇清关系的心态。韩国让朴槿慧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指出,尽管朴槿惠在崔顺实干政问题曝出后立即作出道歉,但这并不足以止损。事态很可能继续发酵,朴槿惠面临被迫辞职或遭到弹劾的风险。

【最新进展】

闺蜜干政风波发酵 朴槿惠指示青瓦台幕僚集体辞职

当地时间28日深夜,韩国总统朴槿惠指示青瓦台首席秘书官集体递交辞呈。另外,涉嫌干政的朴槿惠闺密崔顺实表态,将从德国返回首尔接受检方调查。韩国让朴槿慧

据报道,这似乎是韩国为了应对崔顺实“干政”风暴而采取的第一步措施。

此外,此前因涉嫌在岳丈家房产交易及儿子服兵役问题上享受特殊优惠待遇,被政界要求引咎辞职的青瓦台民政首席秘书官禹柄宇、涉嫌介入一体育财团成立过程的政策协调首席秘书官安钟范辞职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

朴槿惠总统是在28日下午与新国家党代表李贞铉进行了1小时30分的单独会晤后,下达了这一指示。

李贞铉在会面之后称,“我向总统表示希望尽快推动人事改组,总统也给予了积极地回应”。

与此同时,目前停留在德国的崔顺实于28日透过韩国律师表示,若检方传唤时,她必然出席。

青瓦台方面28日表示,崔顺实事件引发巨大风波,全体国民因之而深受冲击,对此深感歉意。青瓦台方面说,朴槿惠总统为了消除国民的不安和稳定推动国政,包括全面更换秘书阵容在内,正在深入考虑多种方案。

有关媒体提起的各种疑惑,虽然青瓦台内部也在对此进行调查,但是目前检方正在对此案展开全面调查,青瓦台将对检方的调查积极提供协助。

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