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评课稿.doc 4页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评课稿历史教师都明白讲好历史复习课很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套和知识点的乏味,再加上初中历史课课时又少,所以这些教师经常完不成教学任务。今天有幸看到王老师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单元的题型知识梳理和导学案,接下来我将借此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高中历史复习中追求“高效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够被称为“高效的课堂”呢?这要看这节课是不是做到了“三讲”和“三不讲”。第一“讲”,讲重点。什么是重点?很简单,课标要求什么什么就是重点,中考考什么什么就是重点,。在这一点上王老师做的很高,他将单元的课标要求明确为识记、理解、运用。使学何种如何学一目了然,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一节课不会“脱轨”。再加上他的导学案配合列出了历年来高考的试题初中历史评课稿范文,把学与考联系起来,学生学到知识后马上就能利用,这可极大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放矢、学有所用”能做到这两点,这节课就差不了。第二“讲”,讲难点。这个难点不仅仅指课标上的难点,也指大部分学生不会的题。这应该一个老师有高超的预测能力,针对学生或许不会的考题,要在备课过程中提早准备,标注清楚,以备教学精讲。王老师的重点知识梳理和导学案中有具体的重点知识介绍跟充足的题目,但针对这一节课的难点标记的并不是很明白,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重点都是难点的。
第三“讲”,将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指的是这些在学习过程中易发生弊端的内容,那些仍然老师在教学上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缓解的内容。一定要标出去。这一点很遗憾王老师的知识梳理后面也没有看到。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教学效益,复习课还要做到三不讲。具体指:第一个“不讲”,指学生即将学会的不讲。学生即将学会了,再讲属于浪费时间,还会导致学生疲倦。从王老师的导学案中,我预测他是想以填空题的方法,在课前使学员将尚未会的常识再熟悉一遍,点至即止。我认为这样做值得点赞,既使教师课前热了身,又只是多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第二个“不讲”,指学生借助自己学习才能学会的不讲。教师之所以提供导学案给师生,就是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无法通过导学案给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学会大部分知识。所以导学案一定要精致,它是提供学生的学习阶梯,不是简单的试题展览,过多的试题只会使学生陷入茫茫题海无法回头。从这一点来看王老师的导学案还不够好。第三个不讲,指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历史教材上或资料上的一些内容或题目,有的超纲,有的很偏,讲了学生不必定懂,懂了也不必定会考,甚至会使学生造成误导,这样的内容还不如干脆删掉不讲。比如:王老师的考点梳理扩展提升的最终预测“绥靖政策与亚洲反法西斯联盟的确立有哪些联系?”这个难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点偏难了?这个在讲课中可以删掉不讲。
(个人看法)综上所述,我认为教授的课基本框架跟想法都是非常好的,对于课标和考试方向的掌握最是通常老师望尘莫及的。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必须精雕细琢,具体建议如下;【关于考点梳理】1、对基本知识再度融合。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待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但初中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健全知识结构框架,所以考点梳理中应表现本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要表现在这本书中本单元处于哪个地位,它与其它单元有哪些联系等。讲课时应注意古今贯通中外串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2、建议在重点知识表格下,以重点标示的方式,标出难点及易错易混点。讲课中单独点出,警醒学生。3、扩展提升第四小题,关于“绥靖政策与亚洲反法西斯联盟的确立有哪些联系?”这一题可放弃不讲。【关于导学案】1、导学案前列出本节课详细目标,方便教师自测。2、对试题进行重新整合。首先,题目量很大,要按照课堂需要放弃掉一些考题,切记题海战术要不得。其次,对题目难易度区分,以星级标注,容易的题目,可以使学员分小组自测初中历史评课稿范文,错题互讲。较难的题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在教学上精讲。最后,有的同学说:上复习课就是给学生吃“剩糊糊”;有的同学说:复习课也可以把“剩糊糊”变成有滋有味的“八宝粥”或者“胡辣汤”。
一节复习课是上成“剩糊糊”还是“八宝粥”,除了学生根据课标充分融合教材外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趣味性。历史复习课是平淡无趣的,我们何不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比如:“在北非的一次战役中,意大利海军向美国陆军投降,但因为美军忙于收拾战利品,就帮了意大利人材料使它们自己制定一个营地把自己关起来。一名意大利军还说:“我们讨厌德国人了,每次被俘虏你们都要来救我们,逼得我们只能跟美国人一起打日本人了”。
违法或者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的言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