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努力一定一定会有回报——2020复旦汉硕经验帖

2022-05-14 14:1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下面来说说我自己当时的安排吧。我用到的书有: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增订六版)》(有现汉课后习题详细的答案)

夏耕主编《现代汉语 同步辅导·习题精炼·考研真题》武汉大学出版社(也有现汉课后习题的答案,不过有的地方没有上一本详细,可取之处在于有大致的知识点归纳以及练习)

勤思《通关宝典》

现汉我没有单独的笔记,一是由于时间关系,二是现汉全是重点(书相较于笔记而言肯定写得更详细)。不过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会单独做一本笔记,理由:1)越到后期笔记就越重要,因为后期时间宝贵,把书从头到尾全部看几遍会花费很多时间,笔记可以节约时间,当然,笔记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把书完全抛到脑后。2)如果看了其他的书,可以把知识点补充到自己的笔记中,当然也可以直接补充在书上,但书中留白处不多。大家可以自己斟酌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虽然我没有自己做笔记,但我第二遍过现汉的时候买了重庆大学学姐的现汉视频课(简直白菜价,现在直接上b站就可以找到了,up主:盼盼不是胖胖小面包),良心学姐,她做了现汉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加QQ群:474703753(之前不是付费群,现在需要付费了对外汉语教案模板范文,但群里的资料绝对值,群里还有一位武汉大学的学长)。

算一算黄廖版的现汉我总共过了五遍,第一遍过是在5月左右,大一学的东西重新捡起来觉得好陌生(所以我觉得这一遍不能算过),第二遍是8月在菲律宾实习的时候搭配盼盼学姐的视频课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一遍,第三遍是在10月底,想试着做一些笔记对外汉语教案模板范文,但是时间不允许了(后悔!),第四、第五遍是11月底一直到考前(复旦的学姐和我说基础一定要抓牢,能多看几遍就多看几遍)。还是那个要点:理解+反复记忆。此外,看现汉的过程中可以搭配使用《现代汉语 同步辅导·习题精炼·考研真题》武汉大学出版社(因为是2017年出版的,所以里面的真题有些早)、勤思的《通关宝典》,但记住,这些练习有小部分答案是错误的,不要全信答案,当觉得有问题时翻书+和研友讨论+问老师、学长学姐。

推荐APP:汉典、汉字宝

(2)胡裕树版《现代汉语》

胡版现汉我只看了一遍,10月底看的,把胡版上有而黄廖上没有的补充到了黄廖上(如果自己有专门的笔记本,那补充到笔记本上),在看的过程中,我结合了自己打印出来的资料(胡版现汉课后习题答案,额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搜罗的)。

(3)叶盼云、吴中伟编著《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复旦学长厉坚的论文《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词辨析”研究》+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工具书)

近义词辨析,大家可以看看这些,关键点在于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4)杨玉玲、吴中伟著《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

后期时间紧,我没有从头到尾把这本书看完,而是挑出其中的“牛刀小试”部分对着答案看一遍,在答案中划出自己认为自己掌握不太好的地方,后期再看一遍答案,关键在于找出偏误点。书中的把字句、被字句、补语部分我还是仔细看了的,因为透过真题我发现复旦特别爱考这些。书的下篇——教学篇我也看了,主要是结合下篇的那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总结自己的教案模板(2019的初试专业二考了教案,可是2020题型变化,出乎意料居然没考。PS:专业二教案方面大家学有余力可以参考一下崔希亮先生的《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

(5)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一、二册

我没有看,本科学过,有些印象,加之时间来不及了,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勤思的里面古汉的习题可以做一做,总共有六十篇。我由于时间有限就没有做,但前提是我9月在高中实习教语文的时候已经把古汉捡起来一些了。建议有时间的小伙伴做一下,今年初试考的是加标点及翻译全文。

2.4专业二:98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7月初这两本书均看了一遍,再一次接触的时候已经到了11月,本来不打算做笔记,但是仔细想想最终还是做了,11月底过完第二遍并做了笔记,12月结合书和笔记背了3遍。在看这两本书有重合的部分,大家可以结合着来复习。如果学有余力,建议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也看看,今年就考到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概论》有提及,但没有《引论》写得详细。“任务型教学法”、“3P理论”、“建构主义”等是常考的方向,常考点可以从历年真题中自己总结。

(2)李、白《教育心理学》+张潮《教育心理学》

二者有重合的地方,可以结合着来看,李、白版的内容比张版详细,张版给出了每章的框架结构。我的习惯是以张版为框架,补充李、白版的内容。这两本书各有各的特色,大家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孟昭毅《外国文化史》+

专业二文化的范围emmm大概是全宇宙吧。当然,填空题、判断题还是有和往年真题重复的地方,所以说真题很重要!!!这两本书我只完完全全看过一遍(4-6月的时候,边看边解决概论的课后习题),之后再也没从头到尾看了(因为没有时间了)。《中国文化概论》在后期依据向学姐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看,从书中总结出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外国文化史》是真的再也没翻过了。文化考的范围真的很广,上一年还考到了文学,今年简答考了“永乐大典”(10分!我放弃了……)。我打印了一份“旦旦群每日文化合集”(具体我忘记从哪儿搜罗来的了,好像是茉莉花群,又好像是孵蛋群),从11月一直到考前都在背,这份资料很有用!学有余力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中国文化要略》挖空版笔记,就当是积累,毕竟不知道文化到底会考什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过真题里的文化内容要先扎扎实实背好。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看书,结合笔记(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收集的)。这本书很薄,重在理解和运用。

3复试

我觉得我复试的表现不是太好,所以这方面大家就请参考其他小伙伴的经验帖啦(比如汤圆的帖子写得就特别详细,她的复试分数86.4)。涉及到其他小伙伴的劳动成果我就不好copy上来了,文章最后会放上我觉得很有用的群和公众号,方便大家收集经验帖,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整理一下打包私发。

准备期间我的复习材料:历年复试真题+初试书目(除教育心理学)+复旦老师的论文+以下书目: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吴中伟《怎样教语法——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

高顺全《对外汉语教学探新》

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

彭增安老师指导过的一篇硕士论文《汉英恭维语对比研究及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常见英文问答》(时间关系这本书只看了部分)

4一些Tips

(1)不管初试还是复试,历年真题很重要!!!所以现在就可以打印出来放在手边,没事的时候翻一翻。此外,大家可以把复旦历年真题中每一题的考点在参考书目上标出,这样大家就能够找到考试的重点集中在哪一部分,在复习的时候也才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官方不给真题,大家看到的真题均是回忆版,有的机构会附上答案,但有的答案是错误的,与其担心答案错误,不如自己做一做。此外,鉴于真题的重要性,请大家反复反复反复看复旦的真题!!!至于全国真题要不要做,取决于你自己的时间,我没做,因为当时我的时间不允许我这么做。最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复旦的真题!

(2)基础一定要打好,冤枉分不要丢。一定要先把基础书目抓牢才谈得上广泛涉猎。理解和反复记忆都很重要,不要只顾刷题,思考也很重要(有的习题所给的答案是错误的,需要自己甄别)。看书不要贪图遍数,有没有用心、动脑,是否真的记住了,能不能自己灵活运用才是大家应该考虑的。做笔记≠抄书,可以做自己的思维导图。教育心理学是背了就可以拿分的,不要放弃!

(3)英语能早一些复习就早一些复习吧,政治的话我考不太好我也不知道该建议什么。

(4)经验帖(不管是关于成功的还是关于失败的)重要,但也只是作为参考,更关键的是从众多经验帖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在前期收集了所有我能收集到的复旦汉硕前辈们的经验帖,觉得累或者状态不对的时候时常翻一翻,看看前辈们是否遇到类似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5)学习资料在于质而不在于量。记得当时我看到什么资料都喜欢放到网盘里,但压根就没打开看过。

(6)时间宝贵、及时复习。到准备的中后期考纲上没有的书目不建议多看(时间充足的同学请忽略这句话),每天抽一些时间来复习今日所学(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里提到的记忆方法,也可以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以及补缺补漏在某种程度上是节约时间的方式。

(7)效率为王。不要一味地以每天学习了多少时间为衡量标准,衡量标准应该是你每天真正获取的知识量。计划表长期短期相结合,自己心里要有数。我当时没有列出很详细的计划(比如几点到几点必须做什么),但是我在心里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并根据前一天的效果作调整,所以这里我就不列我的时间安排表啦,12月学得最狠的时候一天15个小时,但是没试几天就不行了,太疲惫了,时间多了而我的效率反而下降了。

(8)觉得状态不对及时调整。图书馆也好,宿舍也好(一般不建议,舍友在宿舍看剧聊天的话就更不建议了),家里也好,选一个你觉得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自制力不太好的小伙伴记得复习的时候把手机网络关掉或者把手机放到一个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多适应几天就好了。我在自己家乡读的大学,11月底我觉得我的状态不太对(每天都像工具人一样重复昨天的动作,只是机械地不带脑子地翻书),且在学校往返宿舍与图书馆之间、去食堂吃饭太费时间,所以我就选择回家复习了(感谢小叶同学每一次都无条件支持我的决定)。装满行李箱的书让我真实体会了一次知识的“重量”。

(9)劳逸结合。考研期间不是非得杜绝一切社交、娱乐、体育活动,一心埋头苦学。那样真的太难为自己了,也没有必要,只要后期适当减少这类活动就可以了。12.21考试,12.18下午我还得回学校体测,虽然我体育还算过得去,但为了准备体测还是决定每隔三天跑三公里,也正是每三天的锻炼让我在后期高强度的复习中不至于垮掉。锻炼=放松+强身健体=新的动力。烦闷的时候可以听歌放松放松,当时陪伴我的歌有《你的答案》(阿冗)、《裂缝中的阳光》(林俊杰)、《骏马谣》(王喂马)、《北方》(倪健)、《大约在冬季》(齐秦)、《傲寒》(马頔),所有所有都是我的执念。

(10)需不需要现实中的研友?这些问题视个人情况而定。我比较喜欢独处,所以习惯了一个人,遇到疑惑想要解决的时候就在茉莉花群请教小伙伴们(有礼貌一些),群里的小伙伴一般也都乐于解答。如果你觉得有研友相伴更有益处的话,那就按照自己的习惯来。

(11)需不需要每日打卡?如果打卡可以督促你的话,那就打吧。我没有打卡的习惯,一来是觉得太麻烦(我比较懒);二来如果用打卡APP我就不得不看手机,而我只要一拿手机就放不下来;再者则是我觉得每天自己真正学进去了多少内容自己心里其实是有数的,结果不会陪自己演戏。

(12)越到后期越要回归课本知识,偏题、怪题、有争议的题暂时放一放,考试一般不会考到。

(13)要不要模拟取决于你自己的时间安排。

(14)越临近考试,心态就越是容易崩,但是答应我请稳住。12月的时候我常常四点就醒了,太早了又不敢起,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到六点才起来背政治,当时我就和自己说这辈子再也不考研了,也萌生过很多次弃考的想法(太弱了……),后来觉得不去考对不起自己花了的时间和金钱。很早就开始准备的同学可能会遇到瓶颈期从而产生焦虑感,准备得晚的同学后期可能会出现因时间不够而产生极度焦虑甚至想放弃的情况(比如我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请大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安下心来,能多复习一些就多复习一些,越到后面记得越牢,用心背过的东西一定不会欺骗你,这也是复旦学姐一直和我说的。

(15)考前一定不能松懈,请务必坚持,不要放弃,你不知道奇迹什么时候会发生。记得考试第二天,上午考完试我吃完饭在图书馆复习了一小时就匆匆赶去参加下午的考试了,结果那一小时看的内容真的帮到了我,专业二有两道大题都考到了我一小时内复习的内容!原原本本!可惜我中午只是很快地扫了一遍,看得不够仔细,不过我已经知足了。所以啊,再坚持一下。

(16)考场上遇到题型大变的情况(今年专业二第二部分没有填空题,全是大题,突然不考教案了)或遇到不会的题(今年有一题简答题“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在给出的所有参考书目中均无提及)不要过于紧张,冷静应对才是王道。遇到那种自己觉得很熟悉但不管怎么想就是想不起来的知识点的时候,标个提醒自己的记号或者先试着写一写然后继续往下做别的题,回过头来或许能想起来。专业二时间真的很紧,看分答题,答题要有条理性,最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答题模式。如果最后有剩余时间,希望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