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孙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辨析的四个认识误区(2)
尽管“全球化体系具有一种将人类从土壤中连根拔起的离心力,社会组织因此而动摇松散。全球化体系不能容忍一切由地理界线、民族界线,甚至伦理界线所构成的屏障和限制,因为新体系中的市场不能容忍边界”[16]39,但有一种“边界”一直存在,从未模糊松动,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边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利益是各国关系的关键环节、轴心问题。甚至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顾及国家形象与国际声誉。前有特朗普政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肆意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并发动对华贸易战;现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西方各国 “甩锅政策”的大比拼,以及污名化中国的龌龊之举。真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和由此引发的冲突,成为各国民众爱国情感的能量源泉。
这就呈现出一条矛盾的运动曲线,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各国尤其是屡遭发达国家倾轧欺凌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强化。这种强化和反抗是正义的,有助于推动倾斜的全球化天平趋于公平合理,但趋于公正的全球化最终的发展走向是世界历史和国家的消亡。这种矛盾的存在和当前全球化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的现实并非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点的偏离与背叛,这恰恰说明了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不可避免的矛盾性:一则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和生产以及文明的巨大进步;二则具有消极意义,追逐利润的全球化带来的剥削和掠夺,给落后国家造成苦难和发展困境。造福全人类的全球化只有遵循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出现。
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爱国主义不仅不会消亡,相反,它的作用还会更加显现。较之以前,爱国主义又多了一重世界普遍联系下的高度开放的内涵,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爱自己的国家与爱这个世界并不矛盾。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17]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象生动地向全世界展示了真正的爱国主义应该是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的有机统一,是“利己利他”的高度融合,而非损人利己、唯我独尊、背信弃义。“爱国主义不是监狱的围墙,堑壕的边缘和流放地的屏障,而是与全人类交融的通道。……爱国主义是一种属性和目标,是对价值观和原则的忠诚,是保护人类的篱笆,不过是透明的、透气的,它不遮挡光线,不妨碍清新空气的进入,不掩盖思想,不阻止对话,也不拦阻与各地人们的交流。”[16]59-6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不是建立在霸权主义、强权逻辑之上的,而是深深融入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
误区四:将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分离
在网络上一直有这样的论调:“国家”不是“祖国”,爱国是“爱祖国”而不是“爱国家”。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乎爱国主义对象和内涵的问题。准确领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有必要厘清“祖国”和“国家”这对范畴。
祖国之“祖”具有“父祖”“祖宗”之义。“祖国”可以理解为祖先父辈开辟的生存之地和归属的国家。①
①“祖国”一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辞书中找不到相应的辞条。根据《辞源》之述,“祖国”为祖籍所在之国。本文仅尝试做描述性的概括。
“祖国”被普遍地与出生血统、群体生存繁衍和存在的意义密切相连,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抚慰功能,又有感召动员群体的功能。“国家”是现代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②
②关于“国家”的定义,在西方学者的概括中大概有六种:一是“最高的善”说,即认为国家是包括一切社会组织的人们的联合体,是最高的“社团”,是达到“至高无上的善”的组织;二是“国家三要素”说,即认为国家是由人口、领土、主权三个要素构成的结合体;三是“有机体”说,即认为国家同人一样也是一种有机体,其本身结构同人体结构有相似之处;四是“国家至上”说,即认为国家是民族精神和道德的最高体现,所有个人和团体都必须绝对地服从和效忠国家,国家有权制裁和统治一切;五是“普遍福利国家”说,即认为人们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六是“多元主义国家”说,即认为国家实际上是执行许多利益集团意志的共同体,但否认国家是某个阶级专政的工具。上述六种观点,影响最大的是“国家三要素”说。
《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家”的释义:一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灭亡;二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层意思应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起源的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8]列宁则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19]
国家是阶级的产物,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军队、法庭、监狱等机关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人类社会有机组织体。“国家”兼具政治、法律、地理意义,是实体性的;“祖国”更具文化、情感意义,属于观念性的范畴;二者确有差别。但概念上的区别无法隔断现实中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祖国不可能脱离国家完全成为一种抽象的观念。祖国是人们对于故土家园的情感表达,需要现实的国家作为依托。它必须从现实存在的国家那里收获实体性内容,以使人们的感情有一个现实的落点。当然,国家也需要认同祖国这个充满情感与依存的概念,以让民众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不存在与现实中的国家完全没有关联的祖国。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教案范文 对外汉语,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0]爱国主义理应是鲜活的、真实的、具体的,没有离开现实国家的抽象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集体意识,国家是现存的最大的实体,人们不能为了观念上无形的祖国,而对现实的国家熟视无睹。如今一 些西方国家经常利用全球传播话语权中“西强我弱”的现实,按照自身利益需要而量身设置话语议题,制造舆论热点,大打没有硝烟的舆论战、网络战、攻心战。其走卒们殚精竭虑地利用“国家”和“祖国”概念,模糊和淡化民众的国家认同。全面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需要深刻体会把握“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丰富义涵和内在必然性,增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辨析相关的概念及其关系,厘清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认识误区,我们不难看到,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激情的口号,更有着深刻的理性内涵;不仅仅是依恋的情感,更是扎根的实践。这不仅让人想到,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向学生们提出的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更是未来之问。毫无疑问,今天日益强大的新中国远非85年前任人宰割欺凌的旧中国所能比,她已经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境地,走出神州陆沉、存亡绝续的局势。但“爱国三问”仍然具有时代价值,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样问下去、答下去。唯有如此,才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 .人民日报, 2019-11-13 (6)
[2] 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 [M]. New York:Mac Millan Company, 1926:6.
[3] 以赛亚·伯林. 论民族主义 [J]. 秋风, 译. 战略与管理, 2001 (4): 54.
[4]阿克顿. 自由与权力 [M]. 侯健, 范亚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129-130.
[5]徐讯. 民族主义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101.
[6]Virolim I. For Love of Country: An Essay on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M]. Oxford:Clarendonpress, 1995.
[7]江泽民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81-582.
[8]潘亚玲.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辨析 [J]. 欧洲研究, 2006, (4): 90.
[9]泰戈尔. 民族主义 [M]. 谭仁侠,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23.
[10]习近平.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9-09-28(2).
[11]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9: 7
[1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 [N]. 人民日报, 2019-09-04(1).
[14]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9: 8.
[15]习近平. 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在二〇一八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N].人民日报, 2018-09-04(2).
[16]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 无身份世界中的爱国主义——全球化的挑战 [M]. 朱威烈, 王有勇, 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7]习近平.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12.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86-187.
[19]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1.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5: 329.
END
❤温馨提示❤
❤今日文章就到这~如果不想错过“高校思政教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高校思政教学”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如需公众号往期推送课件/文章,
请添加邓老师微信获取→
如此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