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案范文(【知识点】第一段端午节的由来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第二课时)
第一段(1、2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
第二段(3-6段):详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第三段(第7段):人们还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4.先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五、类总结
正文主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文章详细记录了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读课文,感受屈原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
六、黑板书写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吃粽子赛龙舟
(纪念屈原)
二等
一、审查和导入,揭示问题
1.上一节课,我们第一次看课文,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文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都教什么?
3.在这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详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习第三部分一、
1.根据课文填空。(显示课件第三屏)
(1)农历的()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国( )。端午节有( )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阅读后与同学讨论。
3. 按姓名回答。
4.阅读所有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三段。
1.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值得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指定读这一段,其余学生边听边用笔画出有关屈原的句子。
按名字回答。(诗人、名臣、忠诚爱国、才华横溢……)
2.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有才华、深受爱戴的人,却被朝廷里一些有权势的人陷害,与楚王疏远了。为什么是这样?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按名字回答。(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3.权贵如何对待屈原?
按名字回答。(千方百计陷害屈原,无中生有在楚王面前说他坏话。)
4.结合文中的内容,“想办法”和“无中生有”是什么意思?
想办法:用你的大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无中生有:指凭空捏造,没有事实根据。
5.胆小的楚王听了谗言,把屈原放逐到了南方。即便如此,屈原依然热爱祖国,写了许多广为人知的诗篇。
学生展示他们收集的屈原诗歌并朗读。
(1)龙泰喘着粗气掩饰哭泣,感叹人民生活的艰辛。(我擦去苦涩的泪水,长叹一声,感叹人民的生活充满艰辛。)
(2)肉身死了,神用灵,子魂就是鬼。(就算肉身死了,武者的灵魂继续战斗,灵魂依旧可以主宰鬼界。)
按名称阅读;一起阅读。
(二)研究第四段。
1.这么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何要跳河?
默读这段话,找出原因。
按名字读。(楚国灭亡,屈原悲愤至极)
什么是“极度悲伤和愤怒”?(悲伤和愤怒到了极点。)
2.出示文中的插图,问:屈原站在河边,很伤心很生气,他心里在想什么?
按名字回答。(国之亡国,民之苦,单凭自己为国报国是不行的)
3.大声朗读这段话,引导你的感受。
4.你从屈原那里学到了什么?
按名字回答。(热爱祖国,不怕强权,坚持正义,不怕困难和阻碍,不怕迫害,顽强拼搏------)
(三)学习五、的第六段。
1.屈原投身江河后,当时的人都做了什么?人家后来是怎么做到的?
2.小组交流后将派代表回答。
3.比较句子。(显示课件第四屏)
按名字回答。(“如潮”的意思是人民很爱屈原,很多人都来救他。)方法,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
4. 划船、扔粽子等活动流传至今,并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
展示屈原诗集,相互交流。通过诗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学生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
文中的插图描绘了屈原义立在河边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屈原在楚国灭亡后的悲愤,为理解屈原投河打下基础。
句子对比部分是让学生生动、感人地体验如何写句子。
复述课文不仅加深了学生的
四、复述正文
1. 看板,在学习小组中复述。
2.按名字复述。
五、扩展扩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聚,是维系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这些节日的习俗是什么?
按名字回答。
六、类总结
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让我们缅怀先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续传承民族精神!
七、黑板书写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忠诚、爱国、不畏强权、关心人民
人们爱它,深深地悲伤,深深地怀念它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四年级汉语教案样本4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和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记顺序,练习整理文字。
3、在本课中学习生词和生词。
4、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背诵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落。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和内洞的特点以及如何从外洞进入内洞。
2、练习澄清文本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1、阅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整理文章。
2、了解路上风景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览。
1、指定分节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2、同桌的两个人轮流朗读课文,讨论自然段落的含义。
3、说出作者参观双龙洞的顺序。
黑板写:在路上——洞外——洞——洞——内洞——洞
(二)学着看路上的风景。
1、哪些自然路段描述了路上的风景?
(2——3)
2、自由阅读第二段和第三段,思考路上风景的特点。
3、讨论。
(1)“新绿”和“杜鹃花”是什么意思?
(2)“强或轻”是什么意思?
(3)“明言”是什么意思?你听懂了哪些句子?
(4)“偶尔”是什么意思?
(三)练习阅读第二段和第三段。
1、自由阅读,想象风景。
2、提名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四)安排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思考一下。外孔和内孔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从外孔进入内孔的。
2、学生根据需要自学,可以在书上画圈,也可以同桌讨论。
(五)讨论外孔的特点。
1、如何在文中介绍外洞?谁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并阅读它们?
2、外洞的主要特征?(大)从哪里来?
(六)讨论内孔的特点。
1、文中如何介绍内洞?
2、从刚才看的那句话,你可以看出内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种变化”是什么意思?“不同颜色”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就算不比也值得一看”?
4、你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蛇”是什么意思?
(七)讨论作者是如何从外孔进入内孔的。
1、文字的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是什么意思?
3、作者进入山洞的感觉如何?
你从作者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八)练习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外洞和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九)了解泉水的路线。
1、励志思考:
喀斯特溶洞因常年流水侵蚀而形成语文学科教案范文,有洞必有水。这篇文章的作者不仅写了关于孔的文章,还写了关于水的文章。请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水的句子,读出来,想一想泉水是从哪里来的。
2、学生们在同一张桌子上阅读、思考和讨论。
3、 头脑风暴。
黑板写:深黑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五、作业:
作业:背诵从外孔到内孔的通道。
四年级汉语教案样本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理解本课单词的意思,掌握课后复习内容。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语文学科教案范文,练习用幽默的语言朗读人物的对话。
3.明白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有时也会犯错。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幽默语言的含义。
教学准备:
人物情景对话课件。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基础
教学过程:
一、提示主题“不,谢谢,爸爸”。
学生一起读课。这节课的主题是人物的语言,中间有逗号,结尾没有标点符号。
二、了解基础知识:
1.检查预览。
2.学生们互相汇报,互相补充。
3.教师补充。
4.第一次阅读课文,了解主要思想。
三、合并单词。
四、写下下面的单词。
平板眼镜脱手告诉
二等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和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文字,感慨地读人物对话。
1.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爱因斯坦女孩有一天在公共汽车上
2.谈话的内容,发生了什么。
(1)爱因斯坦是怎么失去眼睛的?(任何关联)
(2)他怎么没找到?(你想怎么想,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眼镜的重要性,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3)小女孩把眼镜递给爱因斯坦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说谢谢?如果他知道递给他眼镜的人是自己的女儿,他会说什么?他知道是他递给他的吗?他戴眼镜?戴眼镜的那个人是谁?为什么?
(4)小女孩为什么不说谢谢?
3.幽默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二、 总结文章的要点。
三、用更丰富的语言和更丰富的想象力写更多的文章。
可以添加环境描述;可增加对人物神态的描述;可以添加一些地块;可以更详细地描述字符的语言;可以设计一些幽默的情节。
四、作业:
1.正确书写生词。
2.你一定看过很多漫画,大部分都带有一些讽刺或幽默,试着画一个有幽默感的漫画。
五、黑板书写设计:
时间:一天
地点:公交车上
人物:小女孩爱因斯坦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2卷相关文章:
★ 五年级汉语课堂教案样本5个
★ 四年级汉语课文设计范文5篇
★ 人民教育版四年级语文教学五个教案
★ 四年级汉语教材5本
★ 人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 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第2册
★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下册的五个详细教案
★ 四年级第二册汉语同步教案五篇范文
★ 小学四年级第二册五套汉语教案模板
★ 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能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