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普通高中2017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目录(总述-)

2022-01-10 23:1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普通高中2017级汉语

教学指导

内容

概述……………………………………………………2 1.指南………………………………………………2 2.基本原理……………………………………2 3.教学建议……………………………………………………3 第一门必修课…… ………………………………4 1.基本作文…………………………………………4 2.学习任务组的教与学…… …………………………5 下一门选修课…………………………………………12 1.@ >基础作文…………………………………… ……12 2.学习任务组的教与学………………………………13 附件:古诗朗诵推荐篇(暂定)……………………20

1

鸿门宴导学案语文备课大师_2014临武一中学考复习语文必修四复习案_语文学科教案范文

概述

一、指南

根据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北京、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深化,指导和帮助教师为更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语文教学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充分体现语文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价值,专门制定了《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纲,落实修订课程标准和高考改革的要求,结合暂行的实际情况语文学科教案范文,提出语文教学的具体建议。在教学中使用现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

二、基本原则

鸿门宴导学案语文备课大师_2014临武一中学考复习语文必修四复习案_语文学科教案范文

1.坚持改革方向。贯彻落实修订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修订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探索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各种汉语学习任务组合成“组”,注重汉语学习活动的综合效果,并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要发挥主动性,教师应将注意力从“解释课文”转向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2.反映凝聚力。适应新高考计划,将旧教材内容与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接,落实各任务组的学习要求。

3.保持稳定。保持目前的旧教材(不限版本)相对完整,并进行一些重组和调整以适应对接。

4.注意可操作性。调整后的课程内容清晰、简单易行,不增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负担。在教材改版出来之前,教师要创造性地,尽量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学习课题,结合相应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有用、有效、可行的学习课题设计和实施策略。 .

2

2014临武一中学考复习语文必修四复习案_鸿门宴导学案语文备课大师_语文学科教案范文

三、教学建议

1.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15个学习任务组,每个学习任务组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相互渗透、融合、连接、延伸。教学过程中,根据各任务组的特点,利用老教材的学习资源,设计汉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核心汉语素养。

2.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任务组营造一种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参与的学习情境。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学习情境,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打通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通过主题阅读、对比阅读、主题学习、专题学习等,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必修课、选修I、选修II课程的衔接与融合。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还要注意不同课程的专属任务组与贯穿三类课程的共同任务组之间的联系。

必修课的教学要立足基础,注重日常语言积累,为学生学习选修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的教学要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鼓励个体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选修I应该着眼于学习“面子”的广度,选修II应该着眼于学习“点”的深度。

2014临武一中学考复习语文必修四复习案_鸿门宴导学案语文备课大师_语文学科教案范文

4. 鼓励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创造性地实施任务小组教学,鼓励教师发展特长,有选择地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促进新形势下学生的语言素养社会进步 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语言课程体系。

教师要有职业发展意识,努力建设教学共同体。教师要努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学习语文学科教案范文,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善于与同伴和学生合作,在集体备课、案例研究等对话中学会自我反省,实现教学中的互学互鉴。

5.普通高中汉语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I、选修II。必修课,2个学期,8个学分;选修课I,2学期,6学分课程;选修 II,2 个学期,9 学分的课程。

必修课,每个高中生都必须上;选修课I,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升学要求选择学习;选修课Ⅱ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