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学在官府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思想活跃的局面

2018-02-27 20: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学在官府名词解释_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_学在官府孔子

笼统地说——

春秋时期,“学在官府”的传统打破,私人授学普遍。学在官府孔子学在官府孔子如孔子就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先后实行变法,以“求贤令” 、“征贤诏”招揽士人,士人为取得国君信任而各抒己见。贵族的养士之风盛行,孟尝君有食客三千,四大君子中的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春申君,都养有大批食客。养士之风剌激了游说之风的盛行。

从政治因素看,春秋战国之际是阶级关系急剧变革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平民、农民、手工业者,出于他们的阶级利益,发表他们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就是在地主阶级内部,如何实行统治,施行什么方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看法不一。各种意识形态的同时存在,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舞台上,显示出百家争鸣的格局。

专业地说——

政治方面: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诸侯争霸的政治格局使统治者重视人才,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经济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学在官府名词解释_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_学在官府孔子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洁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土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