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爱痕湖 张大千 中国十大天价“红色经典”!(3)

2018-02-15 17: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李可染《韶山》

李可染

拍场记录:2012年,当年的《韶山》重现拍场,在中国拍卖市场普遍缩量减价的调整期,拍出了 1.24亿元的价格。李可染《韶山》曾是1996年秋季中国嘉德《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的封面作品,是16年后再次现身嘉德。

李可染《韶山》

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尺幅巨大(141.5×243.1cm),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在红色山水绘画中,“韶山”是画家们描绘最多的地方,而李可染此幅《韶山》尺幅最大,堪称画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该作品表现来自全国的工农兵高举红旗到韶山参观的场景。画家巧妙地将参观的人群分成数组:有的正走向故居,有的已参观完毕,有的正合影留念,有的则席地而座,不同人群点缀了整个画面,让画面丰满而鲜活。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

傅抱石

拍场记录:2011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傅抱石“山水第一佳构”《毛主席诗意册》以2.3亿元 高价成交,创下当时傅抱石书画作品拍卖新纪录。

爱痕湖 张大千临摹_张大千爱痕湖图片_爱痕湖 张大千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局部)

《毛主席诗意册》是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作品呈现时代精神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以大胆而富于变化的构图、瑰丽而沉毅的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名篇。

画作绘于1964-1965年间,共计八开,包括“韶山诗意”“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里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风展红旗如画”。

韶山诗意(1964年作)

写韶山冲全景:山峦、丛林、溪桥、农田、村舍和点缀其间的人物活动。韶峰耸起一段苍翠,抱石先生用加墨的石绿。溢发出生机的色彩。乱麻皴与墨色的点厾、渲染融为一体,繁茂清逸。

芙蓉国里尽朝晖(1964年作)

天空、水面,相互映照着虽淡犹浓的绯红。借之于水彩画的渲染,让画面充满亮丽朝晖。墨味朱点的桔林、石绿铺染的田野、往还的水中舟楫及岸上喧腾的厂矿,绘出新时代的生机勃勃。

虎踞龙盘今胜昔(1964年作)

“龙蟠虎踞”,是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对孙权形容南京地形的用语,毛泽东借以入诗,傅抱石立意于“今”,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与浩荡的长江组成丰富的画面。江面上,桥墩远远地矗立,正在建造的长江大桥,记录一个历史的真实景象。爱痕湖 张大千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64年作)

图写北戴河海域秋景:倾盆大雨,滔天白浪,可谓淋漓洒落之至。爱痕湖 张大千与之相乎应的是,风雨中的秋木红叶,摇曳着、呼啸着……作者有力的挥洒点层,撼动着读者的心。远方,岛影渺渺、风帆片片,画中有诗地境况出曹操的遗篇与毛泽东的词章。

寥廓江天万里霜(1964年作)

写风霜洗礼后的山水层林——一个染尽朱丹的世界。空白在上为天,在下则为水,天水一色,是秋的寥廓。墨色交融的破笔点层,是作者表现秋木丛林的本色,深具力度和速度的把握功夫。

“登庐山诗意”(1965年作)画面近景为“飞峙大江边”的庐山,简单而具磅礴气象;累累风雨中的是开阔的长江、江上的行舟和江岸的港口、厂矿。其虚与淡,正用“山色有无间”的妙处,亦是抱石先生所独具的。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965年作)大片的墨块充塞着画面,这是散锋乱麻皴和泼墨的结合。虚处仅一线,是江流,点缀着穿行其上的火轮和照明的灯火,大片的墨山因之有了声色,也有了生意,这是黎明前的峡江。形似迫塞而虚在其中,即设险又破险。

“风展红旗如画”(1965年作)群山叠嶂,丛林如织,全用破笔泼墨及散锋乱麻皴,是典型傅氏本色,造就了莽莽苍苍的丰富世界。军行其间缀以点点红旗,呼应着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