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元代 历史 快来看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泉州 有怎样不同的年俗

2018-02-13 17:0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年续千年 味藏心间

敬神、年夜饭、压岁钱、团拜……从古至今,春节作为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各地有着不同风俗。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介绍,泉州春节年俗是经历了千年演绎,才呈现出如今的面貌。那么,不同历史时期的泉州,又有着怎样的年俗?

60后

买布做新衣 领1角钱红包喜滋滋

“大人乱糟糟,孩子爱年兜。”许先生说,他家兄弟姐妹也多,一年到头家里都紧巴巴地生活,难得要过年了,父母就开始蒸碗糕、甜粿,忙得不亦乐乎。家里饲养的鸭子也宰杀下去,但要按人头分肉,虽然不能吃到尽兴,但一家人其乐融融。除夕夜里,母亲用布票买来的布料给孩子们做套新衣,父亲给每人包一个1角钱的压岁钱。

另外,孩子们为了能多赚点零花钱,还会结伴去清源山上采摘菊花,再扎成一束束拿去卖,多的也能赚个几元钱,除了交下学期的学费,还能剩下不少当零用钱,开心极了。

70后

甜碗糕让人难忘 最爱拜年讨糖果

“到现在都能记得母亲蒸碗糕那股香。”陈女士生长在南安洪濑的乡村,兄弟姐妹有三人,在上世纪70年代,每次过年,母亲会蒸一些碗糕,孩子们在外面等着,“因为要是有人问说‘蒸熟没’,碗糕就蒸不开‘笑’了。”而蒸好的碗糕大家只能一人分一小块尝味道,其他的都要留着祭祀和招待客人,虽然如此,那份甜也令人难忘。

新年里,孩子们除了有新衣和新鞋穿,最开心的还是能挨家挨户拜年讨糖果吃,装满口袋向小伙伴们炫耀。元代 历史

80后

新泉州人新家守岁 期待别样春节

左邻右舍互相拜年,亲朋好友互相走动,再和小伙伴们小聚玩乐,围着篝火细说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这是“80后”青年徐先生的过年记忆。今年,新泉州人徐先生刚在市区正式安家落户,听从数位当地长者的建议,他将在泉州的新家里守岁。“小时候还会放鞭炮、玩烟花,长大后为了安全起见就没再碰过这类易燃易爆物品。”说到记忆中最难忘的烟花爆竹,徐先生甚是怀念。他准备根据泉州媒体报道过的春节文化活动,度过别样的闽南春节。

90后

同学会是“标配” 贴春联是“必须”

“除了大扫除,贴春联是过春节必须做的一件事儿。”“90后”白领郑小姐告诉记者,每年长辈们张罗着贴春联时,她总是会紧紧跟着,叮嘱着别贴错了上下联的顺序。每逢此时,长辈们总会笑她“钻牛角尖”,但她认为过年就该有仪式感。

除了贴春联,郑小姐过年期间最少不了的就是同学会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大聚几次,小聚多场,一个春节基本上都是满满当当的聚会。

唐代

家家户户剪红刻翠 窗户门楣贴团花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泉州师院陈桂炳教授说,从一些民间记载来看,泉州花灯始于唐代,宋代以后更为昌盛,形成年年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而泉州刻纸也始于唐,盛于宋,民间每逢佳节,家家户户剪红刻翠,窗户门楣贴团花、粘红笺,相沿成习。

宋代

邻里互赠礼物 英都开始“拔灯”

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载:“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馈岁的习俗其实从北宋时就有了,年底邻里之间会互赠礼物,以示情谊长久。宋诗《馈岁》曰:“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元代 历史

宋代,南安市英都镇英溪流域一带举行拔拔灯活动。拔拔灯是全国九大灯会之一,英都“拔灯”始于宋代,成型于明万历年间。英溪水九曲十八弯,古代船工用驳船航运,为祈求航运顺利,船工都到英都码头拜祀。英都昭惠庙每年举办灯节,乡人把逆水行舟拉纤和喜庆迎灯的形式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

元明

永春“炸佛” 泉港正月初五“做大岁”

到了元代,关于泉州风俗的文献记载十分少。明嘉靖年间,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开始有“坐钉轿”习俗,即正月十三至十五,表演者手持木刀剑,端坐钉椅之上,任凭抬轿人一路颠簸,不时挥舞刀剑,祈愿“千灾扫去,百福招来”;同一时期,泉港一部分地区每年正月初五要“做大岁”“过大年”,从早餐开始就要“吃大顿”,传说这与当时泉港遭遇倭患,初五才得以重新过年有关。

明末,永春县达埔镇开始举行“炸佛”活动,相传炸着“赵大天君”的胡须,就能祈福消灾、添丁进财。

清代

新添“团拜”形式 除夕夜门侧放甘蔗

大约从清朝时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团拜即团聚行礼、相互庆贺,各地同乡同年官僚于正月间举行的聚会庆贺活动。

清末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记载,除夕泉州人家把甘蔗放在门侧,寓意生活甜甜蜜蜜、渐入佳境;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大年初一的早上和中午都要祭祀祖先,俗称“拜公婆”;又说正月初七当天要做七宝羹。

清康熙年间,晋江市永和镇山前村到了正月初九晚,很多村民会举行火把节,全村人举起火把,伴着锣鼓声和鞭炮声,绕村巡游。

(记者 张素萍 许奕梅 李波玲 实习生 欧阳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