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练一练6.下面属于林则徐广州禁烟的措
* 练一练 6.下面属于林则徐广州禁烟的措施是: ①捉拿烟贩 ②收缴鸦片 ③虎门销烟 ④禁止同外国商人进行的一切贸易活动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 * 北京 1 2 3 4 5 你能把《南京条约》规定的五个通商城市填上吗?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准备好课本、导学案、典题本和双色笔!还有你们的激情!!! 1919 1949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1课鸦片战争 *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 鸦片走私船只 鸦片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页,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想一想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危害呢?(结合柱形图和下列图片) * 瘾君子杀妻弑母 * 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说一说 ◆ 损害身心健康 ◆ ◆ 白银大量外流 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丧失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用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 * * 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英国急需开辟国外市场,推销产品和掠夺工业原料。(想打开中国的大门、想侵略中国)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6月3日—6月26日 你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海水浸化法。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中英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 * 二、中英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40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北京 鸦片战争形势图 南京 * 鸦片战争的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战争的结果: 中国战败 * 想一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腐朽落后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
* ⒈签订时间:1842年8月 ⒉主要内容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 割让香港岛; ① 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 ⒉主要内容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 割让香港岛; ① 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2) 古老的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经济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社会性质的变化: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魏源著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开眼看世界 *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制夷”吗? 议一议 先进性:意识到了要向西方学习 局限性:只停留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 * 英国 清朝 侵略 抵抗 走私鸦片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练一练 1.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的是: (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2.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皇帝是:( ) A 康熙 B 乾隆 C 道光 D 咸丰 3. 在中国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是( )。
A. 林则徐B. 魏源C. 左宗棠D. 李鸿章 4. 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的事件是( )。中英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中英《南京条约》中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的内容是()。A. 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B. 割香港岛给英国C. 协定关税D. 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气死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