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 【中国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2018-01-20 18: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_二万五千里长征性质_红军长征的意义

到达延安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林伯渠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3支主力部队先后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会师陕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攻。当时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失利,于1934年10月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16—21日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等共约8.6万多人,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向湘西进军,开始长征。中共中央命令项英、陈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率领一部分红军和地方工作人员约3万人,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博古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他们把红军的战略转移当成大搬家,携带大批辎重和庞大的中央机关,边打边走,行动迟缓,结果经常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当突破敌人4道封锁线,过湘江时,红军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折损过半,锐减至3万余人,并始终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左”倾错误领导使中央红军以至中国革命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

红军长征的意义_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_二万五千里长征性质

在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在通道县城举行了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力主放弃原定向湘西前进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前进。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实现通道转移。之后,红军攻克黎平、猴场.渡过乌江,于1935年1月7日攻克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这次会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轻装前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掌握了军事的主动权。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移师北上,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由于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顺利地通过了大凉山地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到达四川懋功,第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此之前,张国焘借口配合红一方面军北上,放弃川陕苏区,向川康边境转移。懋功会师后,中共中央在西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集中兵力向北进攻。但是,张国焘却与中央方针背道而驰,主张向川康边界少数民族地区退却。8月,中共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张国焘进行了严肃批评和耐心教育,肯定了向北前进、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会议决定把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继续北上。右路军由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行动;左路军由张国焘率领,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8月下旬,右路军抵达巴西地区,9月初左路军进至阿坝地区。这时,张国焘又拒绝执行北上方针,并要挟右路军和中共中央南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巴西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率领红军一方面军第一、三军团及军委直属队继续北上。9月中旬到达俄界。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并再次电示张国焘,要他改正错误,率部北上。但张国焘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