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 “空间、图像、思想:壁画研究的维度和方法”学术研讨会(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在对山西大同北魏墓葬壁画考古学分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及成因,并在汉唐之间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中对其题材及布局方式的变化进行解读。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李维琨先生对北齐娄睿墓壁画的绘画风格进行了剖析,从壁上观画的“空间”意识、画史溯源及对绘画表现语汇艺术演变的关注三方面展开论述。
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常一民研究员在对太原地区北齐壁画墓资料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壁画布局与绘画风格等方面对“邺城规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北齐时期的太原地区流行着多套墓葬壁画“粉本”及流派,或者说共存有多组绘作壁画团队。
敦煌研究院汪万福研究员详细报告了北齐徐显秀墓本体原址保护与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后续保护的中肯建议。
第四场会议
发言人共5位,分别对壁画图像与文献、壁画与社会礼俗、壁画在博物馆中的陈列与展示等问题进行了报告。
山西博物院渠传福研究员对九原岗北朝大墓中的《升天图》神怪图像与《山海经》文本进行比较研究,为久已亡佚的《山海经图》建立了图像标本,并从美术源流上进行了详细考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从长时段、大区域的视角,综合梳理并回顾了宋元时期山西地区墓葬的发现和研究现状,对考古学分区、分期研究的方法及与如何在考古资料基础上,引入多学科综合研究墓葬所体现的丧祭文化和社会信仰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思考。宋金
上海博物馆金靖之结合上海博物馆展厅空间,在对山西金元时期墓葬壁画故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阐述了对此次《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的陈列布展理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俊研究员从太原、汾阳、繁峙、昔阳、兴县等地新发现的晚唐至元代墓葬壁画图像材料中,分析了山西地区宋金时期的壁画风格与服饰变化问题。
故宫博物院孟嗣徽研究员通过对近代以来散失海外被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的山西地区元明两代寺观壁画的追溯,在重建这些壁画存藏档案的基础上,对其图像进行考释,指出山西元明两代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其风格是晋南本土职业画师配合多种宗教信仰的特色,吸纳了相关题材的传统图样和画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以上18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从多种视角全面详细的展现了山西地区古代壁画墓葬的发掘、保护与研究现状,并将壁画放在时空、社会、宗教、文化等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会议闭幕式
张春生、李星明等学者分别代表山西博物院、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对此次学术研讨会在三方四地的鼎力支持下成功举办表示感谢,并提倡高校与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合作与互动,积极促进将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资源。
(文字整理 杨洁)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