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中国文学史钱穆 阅读 中国最“厉害”的家族(4)

2018-01-16 02: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吴越钱氏封郡王、

国公者二十余人,

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

将近百人。

除了位极人臣的,

还出了许多著名文学家、

藏书家、医药家。

宋朝皇帝赞誉: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

明代,出现了诗人钱谦益,

他是中国历史上

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钱谦益

到清朝,又出现了18世纪,

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

学术大师钱大昕,

他被陈寅恪评价为:

清代史家第一人。

而且名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

书画家钱沣等等,都是钱王后裔。

钱大昕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可钱氏家族彻底

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到近代,更是爆发,人才井喷。

钱氏人口仅占我国

全部人口千分之二,

但自宋代以来,

载入史册的钱氏名人就已逾千。

据统计,

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

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

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有人总结钱家出过:

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钱穆、钱钟书、钱学森……

这些名字彪炳史册,如雷贯耳,

可这些人,全都出自钱氏家族!

这相当恐怖,也令人疑惑,

为何钱氏能人才济济?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

是因钱家有着不同常人的DNA。

可事实却是因为,

钱镠的那一纸家训!

在家训的开篇,就提到: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钱镠认为,做人以立品为先,

有才无德的人,是极其危险的。

钱镠曾说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所以,崇文倡教、读书明理,

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

它强调的就是:

读书为第一等事,

读书子弟为第一等人。

为了让家族中的穷苦孩子,

也能读得起书,家训中规定: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

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于是从宋代开始,

钱氏家族就族内相互扶携,

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

……

钱穆 文学史纲 豆瓣_中国文学史钱穆 阅读_中国文学史 钱穆 pdf

并明文规定

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

必须作为教育经费。

无锡的“怀海义庄”就是个典范

其宗旨就是:

“救灾周急、恤孤矜寡、

排难解纷、兴学育才”。

族内凡鳏寡孤独者,

均能领到义庄钱粮;

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

国学大师钱穆,

就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

他最著名的著作《中国文学史》,

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

最全面的详尽的讲义,

无人能出其右,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更有学者谓其为: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的亲侄子钱伟长,

同样家境贫寒,读不起书,

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

成为了中国的力学之父。

1941年,他提出

“板壳内禀理论”,

爱因斯坦看后,这样评价:

“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他还发表了世界上,

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

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有人问钱伟长,为什么钱氏家族,

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调侃道:

“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

书读多了容易当官,

当官的容易出名。”

钱伟长与钱穆

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钱基博,

自幼便喜好读书,勤奋治学到,

“于车尘马足间,

也总手执一卷”,

以至于“生平读书无一字滑过”。

他博通经史子集四部,

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

有“集部之学,

海内罕对”的美誉。

大名鼎鼎的张謇赞其文章,

“大江以北,未见其伦。”

而他的儿子,比他更出名。

他的儿子,不是别人,

正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

他的《围城》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他的《管锥编》堪称

是文学史的代表作。

众人皆知钱钟书有“

照相机式的记忆”,

有“百科全书式的大脑”,

而钱钟书的用功之勤,

亦无人能比。

除了大量阅读之外,

他还学习他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