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提纲第一章|第二章教育教育概述
教育心理学
大纲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学习、教育与发展第三章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第四章学习迁移
第5章知识获取与技能学习第6章学习策略
第7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第8章态度与道德养成第9章课堂管理
第10章人格差异与教育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第12章教师心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功能
一、对象和心理学分支
(一)1879 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教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类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人格. 心理学包括人格心理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
(三)心理学分支:1.一般心理学。是研究普通人的心理现象和一般规律的科学。在一般心理学的基础上,属于横断面心理学分支主要包括:变态心理学。研究和揭示变态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缺陷心理。研究失明、失聪、失聪、残疾、畸形、智力低下等重度残疾或身心发育障碍者特殊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属于发生和发展的心理学分支是:
比较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和不同层次进化的基础理论
具有动物各种行为特征的心理学分支。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从出生到衰老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的基本规律,重点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应用心理学的分支是: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航天心理学 ??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中学和教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学与教互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五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与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老师准确理解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是从质量和数量上描述和衡量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揭示其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即:解决“这是什么?”还有“为什么?”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原理或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理结合起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三)帮助教师预测和干预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运用。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和理解学生,还可以预测学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
第 2 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教育心理学的本质
(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本质的交叉学科(二)教育心理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二、教育心理的任务
(一)理论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探索和解决很多理论问题,比如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遵循什么规律?等
(二)应用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用理论来持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
劳动者只有不断发现、把握和正确运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Beginning period (1920s 之前)
Thunderk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开创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 1903年桑代克写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详细解释了学校背景下的学习概念,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 发展期(1920 年代至 1950 年代后期)
1920 年代之后,各种类型的心理测试得到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随着学科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和弗洛伊德理论的广泛传播,教育心理学领域开始研究儿童的人格、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问题。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复杂,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期(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后期)
大约在 1960 年代初,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其研究内容更加集中统一,主要围绕有效教与学进行组织。教育心理学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四、完美时期(1980年代以后)
进入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学科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全方位服务教育为宗旨,真正成为教育的主导学科。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分歧逐渐缩小,其理论建设走出狭隘、碎片化,向完善与融合的方向发展。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方东岳翻译的《教育实践心理学》,日本大原的另一部著作。 1924年,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出版,即廖世成编着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63年,潘树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发表。
潘舒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80年出版,反映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新成果,以及我国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总体看法和研究成果。
第 2 章学习、教育和发展
第一节学习与人类发展
一、学习概览
(一)Learning 的意义和特点
学习是个人基于经验的心理结构和明显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learning 分类
Gagne 对个人学习做了两种标准分类,一种是根据学习水平分类,一种是根据学习结果分类。
1.按学习水平分类。根据学习活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以及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Gagne 将学习分为八类,从低到高:
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反应的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某种刺激后产生特定反应行为,并最终学会以特定反应对这种刺激做出反应的学习。小白鼠学会按杠杆喂食,就是这种学习。
链式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组合。动物在马戏团中做出的一系列复杂动作属于链式学习。
语言连接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语言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将这些语言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将单词组合成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
区分学习是指学习者接受多个相似的刺激,学会识别这些刺激,并对学习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对相似且容易混淆的词做出正确的反应。
概念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掌握了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圆等概念的学习。
规则或原则学习是指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自然科学中各种定理和定律的研究属于此类研究。
解题学习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指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运用所掌握的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按学习结果分类。 Gagne 将五种学习成果划分为五种学习类型。
语言信息的学习是指学习者用语言表达知识的能力。语言信息的研究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
智慧技能的学习,表现在学习者对符号的使用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对外界符号和信息的处理能力。智慧技能的学习必须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认知策略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内部控制和调节自身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即:学习者控制其注意力、学习、记忆和思维的内部组织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向学习者的内心。
态度的学习是指学习到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是个人对事物做出反应的内在准备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个人选择事物、人物和事件的倾向,并最终影响采取的实际行动。
运动技能的研究,运动技能,也称为运动技能,是个人通过实践获得的精确度和熟悉度
练习流畅的动作操作能力是个人能力的组成部分。
(三)student 学习特点 1.主要掌握间接经验。
2.它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和有组织的。 3.具有一定的先进适应性。 二、人的身心发展
(一)人类身心发展的定义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年,在身心两方面都发生的积极变化。
(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是顺序的。
2.人的身心发展有阶段性。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根据生理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人类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婴儿期(0~1岁);婴儿期(1岁至3岁);幼儿期(3 至 6 岁);童年(6岁)到11、12岁);少年(11、12至14、15岁);早年(14、15至17、18岁);晚青(17、18-25岁);成年(25 至 65 岁);高龄(65岁以后)。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运动的分化。
二、术前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相对特异性。孩子们开始依赖表征进行思考,但他们还不能进行计算思维。不可逆转和以自我为中心。也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阶段。
三、特定计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实际计算的能力,并相继获得了各种守恒概念,但计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基础。即: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还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四、形式计算阶段(11-1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不再依赖具体的东西来计算,而是可以对抽象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计算。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人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教育时期。
第一阶段,0-1.5岁,会有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不解决就会出现信任危机。
第二阶段,2-3岁,会遇到自主与羞耻与猜疑的冲突。第三阶段,4~5岁,会遇到主动与内疚的矛盾与冲突。第四阶段,6-11岁,会遇到勤奋和自卑的矛盾和冲突。
以上是77cn范文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课件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心理学、课件、。您可以从右上角的搜索框中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觉得有用心理学教案范文,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朋友心理学教案范文,您可以在教育图书馆查看更多范文。
教案网123
求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