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 南宋没有选择积极的联金抗蒙策略,是其最后败亡的一大要因。
南宋的君臣显然没有从当年联金抗辽中吸取教训,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一个正在强大的蒙古肯定比已经衰败的金国更加危险,金亡之后,蒙古必将伐宋。所以,最大的延长金国的存在时间,让金国跟蒙古死磕,对南宋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国恨家仇在国家利益面前应该放在一边。外交上的不作为可以说是南宋最后灭亡的一大要因。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南宋在和金国蒙古外交策略上的问题。
金蒙野狐岭大战之前,南宋基本采取的观望策略,毕竟当时金国在其他国家心目中还是非常强大的存在,连成吉思汗本人在战前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宋金野狐岭大战之后,金国40万精锐尽失,纸老虎的面具被戳破,金国更是一溃千里,最后连燕京、河北、山东等黄河以北的地区都放弃了。其实,金国的这个选择是比较明智的,明显野战不是蒙古的对手,利用黄河天堑以及坚固的城市防御,以空间换时间,利用蒙古兵力少,无法大面积占领数量众多的城市,和对方进行消耗战和拉锯战,这使得金国在后期对蒙古作战中,没有再像之前那样不堪一击。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人大跌眼镜了,金国非但没有联合南宋共同抵御蒙古,还来了个“失之于北,取之于南”的战略,这一仗就打了7年之久,结果是金宋两国两败俱伤,后人再来看这段历史,谁都会觉得这是脑残之举,两个弱国互相撕逼,最后等强国一个一个收拾。其实,金宋两国再起兵事的祸根就在于“岁币”。金蒙开战之后,南宋见金国大败,1214年开始就停止了向金国进贡“岁币”,后来金国使臣来催要“岁币”,当时南宋权臣史弥远要求打折,结果金国大怒,随即对南宋发起了战争。从这件事情上看得出来,当时的宋金两国都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胸襟来应对当时的国际环境。为什么说南宋没有积极的联金抗蒙,你看金国打不过了,就马上停止“岁币”,金国不仅面子上挂不住,失去“岁币”也会加重金国的经济负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宋这种做法跟当年为了幽云十六州,从后面捅辽国一刀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金国大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南宋的当局者真的头脑清醒的话,不但不应该停止“岁币”,还应该主动地通过其他的形式加大对金国的物资援助,这样在和金国的外交上就能变得主动,说不定还可以换来平等的国与国关系。以南宋的经济实力,就算多给一倍两倍的“岁币”也不成问题,自己出钱出物资,让金国死人去跟蒙古死磕,不是最好的选择吗?如果,战火烧到自己家门口,损失绝对比“岁币”要大不知多少倍。如果,南宋能在这个时期就积极支援金国,金国最少可以再支撑二十年。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