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叶挺故居会水楼_秋长雷公山_会新楼(2)

2017-01-25 12: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其他客家文化遗迹

会源楼、会水楼、瑞狮围、碧滟楼:在叶挺故居周边散布着一些客家民居,如会源楼、会水楼等,它们各具特色,融合客家历史、民俗、风情、建筑、文化、人物等客家特色于一体,形成以革命历史及客家文化、华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碧滟楼位于秋长镇周田村西北部,由著名侨领“吉隆坡王”叶亚来出资于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建成。该楼现保存完好,属典型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平面成长方形,建筑平面中轴对称,内部为院落式布局。前有半圆形池塘,池塘前有蜿蜒小溪绕过。整幢建筑气势恢弘,屋顶层层叠叠,加上华丽的外檐装饰、细部雕饰、大小形状各异的院落,建筑空间异常丰富多彩。

秋长镇属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城镇,惠阳区经济最发达的乡镇之一。邻近惠阳区所在地淡水镇,基础设施状态良好、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现在全镇旅游开发已具备了很好的可进入性和其它条件。有S358省道及X200县道贯穿其中,镇内主要道路畅通,通往景区的将军路已建成。

(2)淡水

淡水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王萧英、高山等166位革命烈士,原由惠阳县人民1957年拨款在淡水镇南门晒布岭建立纪念碑,同年被惠阳县人民公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惠阳市人民拨款迁碑至卢屋山。

惠阳县第二区(淡水)行政委员会旧址:1938年12月10日,在淡水祖庙成立了抗日──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南地区人民自己的第一个抗日,为后来华南抗日根据地抗日建设提供了经验。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淡水祖庙,既有红色烙印,也具有十分浓厚的客家地方民俗特色,成为集文化、旅游和娱乐于一体的亮丽景点。颇受海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及民俗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恭拜。

广东革命东征军行营旧址: 1925年2月,广东革命为军阀陈炯明举行第一次东征, 15日东征军攻克惠阳县淡水城,16日进驻淡水城崇雅书院(即今崇雅中学老校区)。东征军部主任周恩来及参谋长在崇雅书院设指挥部和部,周恩来的办公室及住居设在书院楼的二楼。这次东征在惠阳乃至东江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叶挺故居会水楼

崇雅书院楼建于1890年,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是崇雅中学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一直以来得到当地和崇雅中学师生的保护,并在楼内陈列崇雅中学史料和各种书画。

淡水镇是惠阳区驻地。这里是惠州市城市组团之一,根据惠州城市发展战略,淡水要重点发展石化、电子及以旅游、流通、商贸、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成为中海壳牌石化城的后方服务基地。镇内有多家星级酒店和其他酒店,服务业发达。镇内的棕榈岛高尔夫渡假村球场于2001年获《中国高尔夫杂志》选为“我最喜爱的高尔夫球渡假村”。有深汕高速公路和多条高等级公路、铁路贯穿。

(3)镇隆镇

惠紫河博地委遗址:1927年8月下旬,蓝璇坤在香港接受广东省委的指示后,由香港回到惠阳镇隆,在高田村黄氏宗祠召集各地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成立惠(阳)紫(金)河(源)博(罗)地委(又称特委)。领导所属各县党务、、军事工作。惠紫河博地委的建立,为东江地区发动土地革命,开展武装割据运动起到了很好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惠阳县苏维埃旧址: 1928年2月 26日,惠阳县工农兵在高田岗头村杨氏宗祠召开,大会选举产生惠阳县苏维埃组成人员。惠阳县苏维埃成立后,随即发动和组织建立起苏维埃和工农赤卫队,进一步把惠阳土地革命斗争推向高潮。惠阳县苏维埃虽然因白色恐怖仅存数十天,但它的建立,唤醒了东江工农当家作主、掌握的强烈愿望,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领导经验和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