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后感论文_矛盾论的读后感_读矛盾论有感(2)
所以有时候经常会看到,我们去怪罪很多事情,甚至怨很多时候都没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想问题,于是我们在网络上、在现实中去揭露一些的丑陋与罪恶。这可以看成是与人民群众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站在了互相对立的面上,虽然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换个角度想,只有通过这样的矛盾,才会将执政于民的理念贯彻得更加完善,而人民群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应得权益,也可以提高思想素质。因此,《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本来看上去不存在矛盾的两方,其实也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他们都在发展,而有发展就必定有矛盾的推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理论的精髓所在,即便你总想找个例子出来去矛盾的普遍性存在原理,但最终还是会无功而返。而这件事本身何尝不是一种矛盾呢?你始终想找,却始终找不到。所以,矛盾的世界很奇妙。
关于矛盾的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在我看来,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解释是很到位的。既然矛盾的普遍性推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那么与之对应的矛盾特殊性必然也存在于所有事物中。若没有特殊性,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同一的,而同一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发展的源动力?这就好比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情况都不一样,这才构成了五湖四海,各色皮肤、千姿百态的大世界。如果这个世界被一个国家统一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整个人类也许就丧失了竞争意识,整个社会也许就会停滞不前。这个例子其实可以更好的理解为,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是同等重要的。矛盾的特殊性既是对于矛盾普遍性存在的证明,也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它们的关系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和理论。
既然矛盾有着特殊性,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也要从这个理论中引申出来,这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文章中说“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或许很多人根本没有学过矛盾论,也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理论,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把钥匙只能配一把锁。这说明在人大脑的深处,对于矛盾问题的解决是有一个天生的潜意识的,那就是所有问题都要经过分析,只有正确的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锁。比如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革命的方法来解决;党内的矛盾,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绝大部分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这样就出现了贫富之间两极分化的矛盾。而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不能靠别的,只能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才能解决贫富不均的矛盾。
然而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是《矛盾论》的创作者本人,也犯下过很大的错误,比如便是典型的不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操作,最后造成十年。一个人其实也是矛盾的,拿来说,他很好的诠释了矛盾论,很好的诠释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自己却也因为没有按照理论去做而犯下过错误,所以矛盾真的是无处不在。
话题再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来,我们在现实中能够举出很多的例子,诸如自古就有的成语:“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等也揭示了这个道理。法院判决每一个案子,都要根据案情的不同来定罪。比如同样是杀人,最近最热的两名杀人犯——药家鑫与夏俊峰,一个是撞伤人之后拿刀继续捅死伤者的学生,一个是因为城管执法,为了维持生计而被逼杀人的小摊贩。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但是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却是一样的——死刑。这其中首先牵扯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杀了人;再之后,人民群众与法院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群众对于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法院对于这样重大的案件更是分别采取了慎密的调查与仔细的取证;最后,我们也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他们的二审终审判决都是死刑,因为他们的行为无论出自何种原因,都触犯到了人类道德的底线,他们夺走了别人的生命。
一起去追求公平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