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_士于中国文化_士与中国文化百度云(2)

2017-01-21 05:5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一)议帝号

《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于二十六年(前221年)上奏道: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就引文字面上看,“王号为泰皇”乃廷臣同博士官集体讨论的结果,然首倡者必博士官无疑。何以见得?因为据可靠的文献文物资料证实,“皇”本为东夷族人的造字,是东夷族首领名号的泛称,后来泛称变为专称,平凡变为神圣,“皇”在东方滨海地区遂变成人帝与天神合一的概念。及至战国托古运动兴起,“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邹衍一派阴阳五行家为在道统上以悠邈取胜各家,就在“学者所共术”的神农、黄帝之上,“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史记·孟荀列传》),竟祖述起“皇”来了。《管子·兵法篇》说: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兵得胜者霸。这里所说的“一”,与同书《内业篇》“执一不失,能君万物”的“一”同义,都是从道家那里借来的概念。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成法》云:“一者,道之本也。”这个根本的“道”,也就是邹衍所标榜的“至道”(《史记·平原君列传》)、“昭旷之道”(《盐铁论·论邹》)。

那么,“皇”所应光大弘扬的“至道”究竟是什么内容呢?一言以蔽之:清静无为,垂拱而治。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名理》说:“唯执道者能虚静公正。”文中之“道”为泛指,应包括“至道”在内。析言之,公正为“道”,虚静为“至道”。关于这一点,有阴阳五行家的代表作《管子·幼官》可以作证:“处虚守静,人人物物,则皇;〔率〕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如此看来,皇代表的“至道”与帝代表的“道”就不止有量的差异,而也有质的区别了。皇处虚守静而无所事事,帝尊贤授德而大有作为。这是战国后期齐地学者的重要理念。

明瞭了“皇”字所蕴涵的文化意义,那么,帝国开张伊始,齐籍博士奏献“泰皇”名号的动机也就容易理解了。原来他们是希望秦王清心寡欲,无所作为,垂拱而治啊!而这还可以从博士伏生的言论中得到直接而有力的证明。《尚书大传》说,

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注:引自应劭《风俗通义》卷一。)按伏生所谓的“天”,实即“皇”、“三皇”(注:《春秋运斗枢》:“皇者,天……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道德玄泊。”)。而所谓的“天立五帝以为相”,与汉武帝时大方士谬忌所说的“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汉书·郊祀志》)其实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皇”垂拱无为,由五帝做丞相,去负责四时施生,明察法度以及庆赏刑罚。套用胡适的话说,这是“一种虚君的丞相制,也可以说是虚君的责任内阁制”。(注: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因此,丞相王绾等人也乐于代博士把“泰皇”的名号上奏秦王了。

然而秦文化毕竟以专制著称于世,而秦王政其人又“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贾谊《过秦论》),是位不甘寂寞而要大有作为的君主,所以王绾等人奏罢,秦王就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皇”、“霸”之别,他已瞭然于胸。他是定要集尊贵与权力于一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