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国故论衡_国故论衡读后感_国学概论章太炎(2)

2016-12-31 04: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智慧愈开,侈靡愈甚……是故侈靡者,工艺之所自出也。”“于是商贾操之以征贵贱,则其势不得不生轻重。”也就是说工艺进步才会商务发达,因此他说“中西之事,管子见之矣。”在这里,章太炎一方面说明当时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继承古代进步传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他又过度美化了管子对社会经济的见解。在《制币》、《明农》、《禁烟草》诸篇中,作者还力图从中国古代经济中总结经验,强调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商业,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来抵抗外国经济侵略。《客帝》一篇是章太炎在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此文中,他在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方案。他提出把孔子作为全中国的思想权威,并认为这是百世以来至高无上的根本,即“官天下则帝孔氏,百世丕天之大律”。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以孔子后代“衍圣公”为全国名义上的“共主”、“泰皇”,以“圣明之客帝”光绪掌握实权,客帝不称天子,“以方伯自处”,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以御白人之侮”。章太炎提出的这个观点实际上是主张实现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这一时期章太炎的主要主张是抵抗外国侵略,还示充分认识到清王朝的性质,因此他反对排满,认为这样会引起内讧和亡国。

为了变法维新,他对光绪帝还抱有很大希望,主张“纪孔、保皇、尊清”,这充分体现了章太炎在这一时期思想的局限性。纵观《?书》初刻本,从总的倾向来说,章太炎在此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主要是继承古文经学派的传统,但又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以适合其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主张。虽然他也提出了不少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观点,但大体而言还是进步的,是值得肯定的。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章太炎对改良主义发生了深刻的怀疑。他在亡命日本期间,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孜孜不倦地阅读各种书报杂志,更多地了解了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学说,思想认识提高了一大步。他开始怀疑自己在《?书》初刻本里陈述的意见,并且开始自我否定了。这次否定的结果,便是《?书》的第二次结集。一九零四年六月,正值章太炎因《苏报》案而与邹容同在上海被监禁一周年之际,经过重新修订的《??书》在日本出版。章太炎在这本修订版的前面增附两篇“前录”,都题为“匡谬”,对初刻本内的《客帝》、《分镇》二文寄托的幻想,对满清封建统治者的幻想,分别作了严厉的自我批评。修订本共辑论文六十三篇,附录四篇。

如果仅从形式来看,《?书》重订本与初刻本的结构,差别只在于篇目的数量和编排的次序。全书都是以首尾二篇分别作为导言和结语,都从次篇起,先引导读者反省中国统治学说的形式和变化,再由历史转向哲学和社会学,讨论由比较中西学说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又转向讨论社会改造,纵观古今,衡说中外,从不同制度对比中得出他关于社会改革的全面设想。

《?书》初刻本、《?书》重订本、《检论》,这同一本著作的三个结集本不仅对于研究章太炎的思想体系是必需的,而且对于研究近代中国思想界的状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初刻本早已稀有,《检论》也较难得,并且传世本都没有标点,难于阅读。《?书》重订本流传较广,最通行的是初版的翻印本和影印本,即有旧式圈点的断句本,但错字断句讹误很多。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将三种结集本合编为一卷,并加以校订,是为《章太炎全集》第三卷,是目前最适用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