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经验:从单元整体教学到单元整体课程(2)

2020-09-02 18: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整个框架机制,通过某个单元的还不从而表现,我们设计了整个学校阶段的课程推行体制,因为篇幅的限制不能一一呈现。

关于课程内容的选取,我们在每本书的前面附有教科书教学单元、读整本书和学科实践活动对照表。我们以教科书单元为起点,补充了读整本书的设计和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在表中用给出了书目和学科实践活动名称,这样制度非常完整清晰。

这种设计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教学的推动,也会不断调整。语文的机制设计,就是在2009年出版《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一书后,结合“中国学校生基础阅读书目”,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应书目进行了较大调整。

三、“单元整体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课程制度也是学生实行课程的框架,现实的教学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如教学时间、教学对象、教学评价等。在单元整体课程的框架机制内,教师如何操作,也受学生个人能力的妨碍。因此,在编写课程推行与评判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现实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单元整体课程在高校范围内无法推进。如果说,通过编写课程推行与评判方案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通过课堂设计模板解决学生的课堂设计难题,那么下面所做的工作就确保了课程的推进。

(一)把课程固定在课程表上

课程表是大学实施课程的根据,排在课程表上的课必需要落实到教学,落实到教师身上。教科书教学在实际中有自己的位置,为了区别课型,把每个学科的读整本书和学科实践活动排进课程表,保证相关的课程可以实施。

具体表示办法:

1.为了区分所有阅读与欣赏,所有学科表示方法如下:语文/阅读与赏析;英语/阅读与赏析;英文/阅读与赏析,其他学科以这种推。

2.语言课

为了解决数学课和英文课常常局限于文本内容而忽略语言利用的难题,我们把数学课和英文课的相关个别,作为语言课,具体表示如下:汉语/语言;英文/语言。

3.技能课

艺术与体育等学科,在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技能的练习,在课程表中显示各学科名称,如,体育。

4.实践课

把学科实践活动进行界定,分别为物理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英语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等。

5.校本课程

我校在统一时间开设多种校本课程,如电吉他、民乐(钢琴、古筝、琵琶)、舞蹈、乒乓球、网球、轮滑等,在课程表中标注为校本课程。

6.写字、晚自习、日记

我校为寄宿制大学,大部分师生住校。因此,我们要求了一天的“写字时间”“日记时间”“读书时间”等,在课程表中,不单独标明学科名称,统一为“日记”“晚自习”等。

课时及课型分配表

语文

年级

听记

语言

阅读与欣赏

口语交际与习作

识字、写字

实践活动

日记

(讲故事)

晚自习

1-2年级

1节/周

5节/周

1节/周

2节/周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_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教案_小学语文作文教案模板

1节/周

1次/周

2次/周

2次/周

3-6年级

1节/2周

3节/周

2节/周

2节/周

1次/周

2次/周

2次/周

班级课程表

我校注重全学科阅读和口语,每个学科的同学都要安排教师写日记,所以日记时间,又分为物理、数学、英语。数学日记,分为记叙类、反思类、想象类。英语日记,能够用英语表现身边的生活。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也尝试着让学员表达,音乐有编排歌曲,写歌词,结合古筝课小学语文作文教案模板,学生可以体现自己的作品。体育课可以编排游戏,制定规则等。

通过多种方法的阅读与表达,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清晰,学习在学生看来不仅仅为了考试,也不仅仅为了将来的美丽生活,而是以后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自己的造就力,学的越多,表现出来就越容易。

(二)把课堂教学定位在探究的视角

把所有的课型定位在课程表上也是第一步,通过高校的教学督导等方法,可以知道教师具体的执行状况。但是,不能缓解学生的课堂水平问题。因此,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每个学期都举办课堂展示活动。

每个学期学院确定展示方向:展示学生、展示观念、展示个性。每个教研组按照单元整体课程实施的状况,确立重点,如: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教学、实践活动课堂中的某一类。如,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研究。根据研究重点,第一轮进行研讨课,由一个年级来执教,执教后进行研讨,发现问题,确定标准。第二轮是展现课,所有学生按照研究重点进行展示,然后进一步研讨。第三轮是强化课,根据前两轮的研讨成果,再次进行设计,进行实践。

这些研讨的氛围,让每位学期都能突破某个重点,而这个重点是单元整体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需要应对的。这种教学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整个队伍真正作为“教、学、研”一体的团队,课程模式也一步步变为课堂现实,为学生带来了巨大差异,也给一线教师极大的鼓舞。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逐渐导致一线学生的关注,每个学期都有不少大学的同行和学科教授到我校进行交流。以此为载体,我们提供实际操作的课例,然后征求同行和人士的看法和提议,很多方式的造成、形成、定型,都离不开那些来访者的参与。

为了与更多志同道合者一同研究,建设了“单元整体课程与课堂研究网”(),及时公布研究成果,让教授有创造感,也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及时改进。

(三)单元整体课程全学科构建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靠某个学科的“特色”而生存。一所大学的健康发展必然以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基础,单元整体课程的“整体”观念不只存在于某个学科,它的涵义还包括全部学科。全部学科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整体。

在学校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把单元整体教学的观念推广到物理和英文学科。在英语学科,提出了阅读欣赏和物理实践的目标,数学老师就不只在教教科书,还要考虑到物理阅读和化学实践。英语学科,提出了要整合教科书的单元,根据教学的应该,把教科书中的单元进行合并,把教科书中原有的2-3个模块合并为一个单元,单词、句型、对话等融合出来再进行教学,增加英文的读整本书和数学实践活动。

在物理和数学学科获得意识认同和实践摸索成果的基础上,推广到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科技等学科。每个学科在进行教学的之后都要有单元概念,整体进行设计,考虑到阅读欣赏和学科实践。这些学科的对教科书的依赖性较小,教师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所以,在这种学科获得的进展更快。

大学教育不仅仅学科教学,还包含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我们按照大学寄宿制的实际状况,在生活区举行了生活课程推行与评判方案的编写,对学生生活习惯、生活意志、生活素质进行目标划分,确定施行细则。班级内的讲评课程,也根据单元整体课程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对学校6年的班会课程进行了统筹规划,从教科书教学、主题团课、心理感受式活动三个视角实施。

本次出版学校物理、数学、英语3个学科的课程方案,其他所有学科的单元整体课程推行与评判方案也已编写完毕,等待修订和出版。《小学生活课程推行与评价方案》,《小学班会课程推行与评价方案》正在编写之中。

(四)单元整体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

对单元整体课程实行状况的评判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一线学生和父母的关注焦点本就是学生成绩,如果单元整体课程不能解决相关疑问,势必在师生、家长、教师层面遭遇阻力,最终是美丽的理想而依然不能变为可喜的现实。

1.发挥家长会与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在全体家长会上不断地倡导,及时向父母报告大学课程变革的成果,提示家长看见学生身上的差异发展和提升,比如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素养、习作能力等。整个社会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以此成为向家长宣传课程模式的突破口。再就是向父母介绍先进的教育模式,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仅仅分数的提升。

多次召开家长委员会,对考试变革等内容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进行研究。让家长委员会的组员到校参加监考、阅卷的整个过程。向家长委员会成员讲解命题方向和方法,征求他们的看法。

从家长的视角评价医院课程实施的状况。家长认可课程模式及推行方法,认同评价方式,就能确保家长实质性的支持。

2.建立以学科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试模式

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学科采取纸笔测试和现场测试结合的方法。纸笔测试的试题突出测试学生的学科能力,根据课程目标,用相应的材料测试学生的成绩。如,阅读素养测试中,吸取国际阅读素养测试的特点,对教师多学科的阅读素养进行测试。

考试如何考,教师就怎么教,因为考试侧重于师生的学习素质,教师在课堂的过程中就不仅仅传授知识,不以机械训练为主,而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为主。而教师的学科基础是师生学习的最直接的体现,教师和学员都不会忽略。

音、体、美、信息科技、形体等学科,采取学生测试和高校抽测相结合的方式。学科老师按照课程方案中的课程目标对学员进行测验,对教师的学科综合素质打出等级。学校按照学生学科能力的等级进行抽测,对教师的评测进行测试,保证学员学科能力的发展。

3.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学校成立了自主管理评价机制。提倡“自主学习、自我管控、自能教育、自由发展”。

德育和生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行为模式和习惯为评判指标。为了使评价常规化,学校专门制作了《家校联系簿》。对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素质、学习习惯、学习素质等进行评判。班主任和学科老师以评语的方式对教师在校的体现进行说明。家长也以留言的方式与教师交流。

《家校联系簿》让坏习惯无处可逃,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表现就会展现出来。学生加强,教师重视,注意力逐渐转向日程的学习生活,而不只以会考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程度。

四、“单元整体课程”的今后构想

单元整体课程的产生,经历了由“教学到课程”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从课堂的细节走向课程的构想与建立,确实不容易。当真正站在课程建设的系统上,才看到,其实所有的课程思想都必须来源于教育观念。课程的设计需要是教育观念的准确化。单元整体课程的框架已经产生,在教学的实践中只其实再是丰富和加强了。

如果真的让单元整体课程颇具生命力,还要经历“从课程到教育”的过程。我和我的队伍必须在推进单元整体课程方案的同时,不被课程方案所限制,进行教育模式的升级和提高。任何课程模式都必须贯彻到学生身上,没有好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推进就会大打折扣。单纯为了推进课程通常是无力的,教师的教育模式,比如平等看待学生,比如因材施教,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深刻地影响课程的推进。

目前的单元整体课程走得是分化之路,学科的分化,学科中目标的分化,教学推行中教科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的分化,这是现实的还要,因为现实的课堂中,教师不能确立每一个别需要起的作用,不知道确切的操作。这些分化都是暂时的,等学生的课程模式和推进水平超过一定高度。单元整体课程要走“融合”之路,多学科的整合设计,比如“阅读与欣赏”,将来还会融合多个学科。将来的单元整体课程是“大单元”的,这个单元的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实践活动都是整合多学科的。

今后的单元整体课程,以“大单元”为教学单位,以“融合”为单元推进模式,以学生“自主研究”为学习方法。那时的单元整体课程经历了“从教育到课程,从课程到课堂”的过程,变得非常健全,更能适应师生的发展。

(完稿于2012年4月19日,修改于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