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大风歌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52集?大风歌 刘邦?百家讲坛大风歌(10)

2016-11-04 04: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陆贾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南越国三个郡,这个功劳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然而陆贾的功劳簿并不仅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一个让张良、陈平等一流谋臣都自愧不如的奇功。那么陆贾的这个功劳,又是什么呢?

人们一般认为,入汉以后,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最有名的是汉文帝时期的贾谊。贾谊的一篇《过秦论》不但使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还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似乎只有贾谊认真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其实远在贾谊之前,陆贾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为汉朝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那么陆贾这位立有如此功勋的重量级人物为什么没有被刘邦封侯呢?

西汉五年,刘邦消灭项羽平定了天下,到了按功封赏群臣的时候了。“功”怎么定?“赏”又是什么尺度?众多功臣意见嘈杂。经过一年多方方面面的考量,刘邦最终才拿出了按军功大小来封侯行赏的方案,那么这个深思熟虑的方案,又具有怎样的利与弊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风歌》第二十八集《军功封侯》。

29 第一功臣

刘邦从起兵反秦以来,在他身边就不断地出现一些能帮他出主意、打硬仗的人。这些人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比如张良、曹参、萧何、韩信等等。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刘邦建立大汉朝也是水中花、镜中月。那么在刘邦七年反秦灭项的战争中,谁能堪称第一功臣的美名?在刘邦集团谁的功劳最大?刘邦心中的第一功臣会是谁呢?

王立群老师看来,张良、曹参、周勃、萧何都有可能入选第一功臣,而且张良胜出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到底谁会入选呢?在大臣们的眼里,他们认为的第一功臣会是谁呢?刘邦心里怎么想呢?他又倾向于谁呢?

在第一功臣的竞争中,刘邦力推萧何,这就让人不解了,论战功,萧何不及曹参;论谋略,他又不及张良。那么为什么刘邦偏偏看重萧何呢?难道仅仅是他当亭长时,萧何对他的照顾吗?为什么刘邦这次要拧着大臣们的意见,独断专行呢?刘邦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呢?

在王立群先生看来,刘邦力推萧何,自然有他的考虑,此时的刘邦已经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开国后的建设上来,这当然是刘邦应该考虑的,所以他认为萧何是第一功臣,并让萧何担任汉帝国的第一丞相。那么问题就来了,萧何适合不适合丞相这一角色呢?担任刘邦的丞相,日子好过吗?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风歌》第二十九集《第一功臣》。

30 刘姓封王

汉高祖六年,刘邦在大封二十九位列侯的同时,又分封了四位同姓诸侯王。这四个王不是刘邦的兄弟,就是刘邦的儿子,或者是与他有亲戚关系的人。可以说,刘邦的这次分封,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早在刘邦称帝以前,他的分封都是给了异姓的人,也是为自己立过功的人,那么这一次,刘邦为什么要封同姓王呢?从分封异姓诸侯王到分封同姓诸侯王,刘邦的分封思想有什么变化呢?这种变化透露出什么信息呢?

从刘邦的分封可以看出,他的做法是所有封建帝王称帝后的一贯作为,那就是先封自己的家人,刘邦自然不能免俗。那么在刘邦的分封中,除了兄弟,他还会封谁呢?

称帝后的刘邦自然不会忘记为自己的家人谋取点好处,他不但封了自己的兄弟,还封了自己的儿子和亲戚。其实如果仔细盘点一下刘邦封的王中,我们会发现,在刘邦称帝之前,他一直封的是异姓王,那么这时的刘邦为什么不论功封赏,再次封异姓的人当王呢?

由于担心异姓王叛乱,刘邦就用分封同姓王的办法来削弱异姓王的势力。那么刘邦既然这样怕出后患,为什么他不实行郡县制呢?在汉之前,秦朝的郡县制,刘邦为什么不采用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风歌》第三十集《刘姓封王》。

31 太上皇帝
汉高帝六年,刘邦大封诸侯王,其中包括四位刘姓诸侯王。而早在六年前,他在定陶登基称帝时,就封了吕后,封了嫡子刘盈,甚至连已故的母亲都给了尊号。可以说刘邦对他身边的重要功臣和亲属一概没有忘记,唯独有一个他迟迟没有考虑,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太公。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孝道,各朝代的君王们更是奉行以孝来治理天下。他们登基称帝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就是给父母上尊号。刘邦虽然最终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但这个举动却姗姗来迟。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事情,刘邦是真的忘记了还是故意为之?这里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吗?刘邦和父亲之间曾经发生的几件蹊跷的事情,引得后人对两个人的关系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