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2019-09-06 10: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鹊踏枝晏殊_晏殊鹊踏枝_晏殊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鹊踏枝晏殊_晏殊鹊踏枝_晏殊鹊踏枝

——晏殊《鹊踏枝》

这也是一首抒写相思之情的小词,是为晏殊的名篇之一。然而,通篇不提“相思”二字,写得清丽婉妙、不落俗套,似于“相思”之外,更能动人人生之慨,故被王国维誉为“颇得风人之致”。

词是以一个朦胧的蒙太奇镜头开始的。秋日清晨寂寞的庭院空无一人。菊在淡淡的烟霭缭绕中,若隐若现间,如半遮玉颜的闺中女子,独坐含愁。而幽兰修长的碧叶上,依旧沾着昨夜留下的那一点晶莹的泪珠,迷蒙的晨曦中,如明珠、如清泪。然后,镜头慢慢向上摇起,绮罗帷幕在晨风中孤寂地摇曳,可以想见,凉风穿过罗幕,吹进那寂静的小楼。我们无从窥探,楼内的情景。此时,双双燕子飞过。以动写静,是诗词创作的常用手法,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而此刻,燕儿轻轻凌空飞起,更显得周围一片宁静。一个“双”字在此处显得格外刺眼,双双对对、自由飞翔的精灵,更凸显了周遭环境的孤零与凄楚。目送着燕子的远去,我们也把目光转向了天空。此时东方已泛曙光,一轮残月的影子若有若无地挂在空中,也如同于园中的花草一样,是朦胧的。那明月真的不解人间离愁别绪吗?那为什么月光穿过窗棂,洒在床前的清辉也是如此清冷呢?一句“斜光到晓穿朱户”,透露了秘密,原来,词中的主人公竟是一夜未眠。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古代关于情、景之间关系的论述不少: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写景要做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

况周颐《蕙风词话》中也说:“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晏殊鹊踏枝_晏殊鹊踏枝_鹊踏枝晏殊

而王国维更是在《人间词话》中将这些观点精炼概括为:“盖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一首《鹊踏枝》上半阙纯是写景,词中的主人公迟迟未曾现身,然而,她那郁结于心,难以排遣的相思与寂寞已经如此强烈地打动了我们。我们甚至知道她的相思,是怎样一种相思。就好像这迷离而凄清的秋天造成一样,是一种缭绕于心,说不清道不明的惘然与迷茫。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浓墨重彩的铺叙下,我们的主人公终于登场了。然而,依旧只是一个淡淡的背影。“昨夜西风凋碧树”。一个“碧”字与“上文“朱户”的“朱”字相映衬,煞是好看。可见词中的主人公出生富贵,有着相当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

锦衣玉食终究无法派遣她心中的寂寞忧伤。“昨夜”二字,看似平常,似乎只是为了交待时间,焉知这又不是主人公对于时光流转的挽叹。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红颜在寂寞的等待中黯淡飘零,却不曾有人看见,因为她是 “独自”一人。“独上高楼”一个“独”字,在此处与“燕子双飞去”的“双”字遥遥呼应,令人唏嘘不已。那燕子尚可自由自在地飞翔,去它想去的地方,而词中的主人公却只能深锁重楼,在相思与等待中空悲切,老了容颜。高处不胜寒,琼楼之上,临风一个纤弱飘摇的身影,无语伫立,痴痴凝望,也许,会有风儿吹起她鬓边的秀发,这是一幅令人顿生怜惜之情的画面。此刻的主人公,默然无语地望着延展向天涯,宛如没有尽头的绵绵远道。她如此努力地,想看到路的尽头在哪里,仿佛在那里晏殊鹊踏枝,可以让她的相思稍作停歇。

然而,却是徒劳。

她于是想效仿古人,将相思写在彩笺、尺素之上,给予她的心上人。“彩笺”指的是制作精致的小幅彩色纸张。常供题咏或书信之用,而一般用来题诗者较多,如薛涛笺,往往用来代指男女间的蜜蜜情话。而“尺素” 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在古代常被用来抒写短小的家信,如“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这里所表达的内容相对而言就比较朴实一些。而此时的主人公心情也有些矛盾——究竟该托彩笺向他诉说这相思之苦呢?还是用一份朴实无华的书信,慰问他此刻的情形呢?

鹊踏枝晏殊_晏殊鹊踏枝_晏殊鹊踏枝

总之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但主人公很快又意识到,她的这种犹豫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山长水阔”,天涯茫茫,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心情该寄向何方?沈组棻先生称“高楼”三句“境界极为高远阔大,与无名氏《菩萨蛮》‘平林漠漠’等四句相近。”(《宋词赏析》)

词读到这里,我们不仅有些小小的疑惑——为什么“知何处”?也许是因为离人的行踪无法确定。但,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我们不妨大胆地假设。词中这位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相思的女子,她的相思,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对象,而只是一种浓重的情绪。就如同《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柳梦梅的出现只是因为她对于“爱”的感觉的渴望,对象本身是并不重要的,如果不是柳梦梅,同样也可以是“李梦梅”、“张梦梅”,比对象更有分量的,是对于某一种人类普遍情感的体验。

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象,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hellip。而睹物必然伤情,故而作者不以写实手法写景言情,而是深入描绘元帝心灵世界中的幻景:咸阳宫殿的宫墙、回廊、椒房以及黄色的月、凉夜、寒螀、纱窗、美人图、孤灯……这是一幅即将出现而又令人惊惧的景象,而透过这些景物所创造的凄清、阴冷的朦胧氛围,深一层地展示了元帝与昭君诀别之际的相思之痛。不一会儿晏殊鹊踏枝,太阳出来了,遣散了那丝丝缕缕的朦胧,世界变得清明了,眼前的景物不再是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小姑娘了,转眼间变成了一个落落大方,亭亭玉立的少女。

由此,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视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界一样。这种“山长水阔知何处”的苍茫感也可能也和某一个具体和爱情有关的故事无涉,而是一种关于人生天地间,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感情起自作者晏殊的人生体验,在被读者接受的过程中触发各自心中不同的回忆,从而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接受,所感同身受。

鹊踏枝晏殊_晏殊鹊踏枝_晏殊鹊踏枝

如果将整首词比作一个电视短片,那晏殊无疑是一位运用镜头的高手。他的镜头始终是朦胧、动节奏缓慢的,且基本采用的是“远景拍摄”的手法。我们所看到的始终只是主人公影影绰绰的背影。而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最能动人。早在千年前,先人已然知道,最美的爱恋,是如《诗经·蒹葭》中那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特色,可能也与晏殊本人的出身以及他对于诗词创作的观点有关。晏殊官至宰相,吴处厚称其“文章富贵,出于天然”(《青箱杂记》)。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中提到晏殊的词,认为“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用来概括这一首《鹊踏枝》的艺术特色,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晏殊的这首《鹊踏枝》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极广。元代杜安世《寿域词》【端正好】就几乎完全是模仿了晏殊的原词,仅仅是出于曲牌格律的考虑略加修改。其曲曰:

槛菊愁烟沾秋露。

天微冷,双燕辞去。

明月空照别离苦。

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凋碧树。

凭阑望,迢递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

特寄传、知何处。

然而即使这小小的改动,却是结尾处完全失却了原词的风致,高下立分。文学作品不可言之妙处,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