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2013年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第六章)(2)

2019-05-31 16:2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一、二两章的主要兴趣是景色和冒险。

从第三章开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超过并在最后遮住了游历主人公的形象,激越的情思代替了外在情节的进展,所见所闻的评论抒情成了主要内容。而且,前两章那种单纯的青春伤感式的忧伤,已发展成意义更为深广的“世界悲哀”;对自由的理解,也从政治性质的层面上升到新的水平;把他作为贯穿到思想和行动的人类的基本素质或条件。第三章中,诗人以无比深沉的心情,与大自然作精神交流。

第四章,诗人的信心和希望变得最为明朗有力。这些预示浪漫主义感伤情调的消退和诗歌求实的现代精神增长。

5.哈洛尔德形象:

自考0830-现代语言学自考笔记+自考小抄+自。自考0830-现代语言学自考笔记+自考小抄+自考串讲自考必过笔记,自考笔记。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 ㊣ 00067 财务管理学,自学考试小抄 自考小抄 高教自考小抄 小抄 qq:970142415。

6.《唐璜》的内容:

《唐璜》通过主人公唐璜这位“古代朋友”几乎遍及全欧洲的冒险经历,展示出18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现实,并以一种嘲讽的批判姿态,对广泛涉及的社会现状、政治制度、道德风尚、正统教义、生活习惯、统治阶级头面人物以及英国社会施以最深刻的评论。其响亮的声调,既体现了作者对普遍人性的把握,又热情地把自由精神传达给了世界。它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文人史诗”。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埃涅阿斯记》是第一部“文人史诗”。)

(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一。)

7.唐璜形象:

因为《国富论》发现了“看不见的手”,宣扬一种“利已主义”、“唯利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把道德等同于金钱,毒化人类世界的道德体系、否定道德、守信、善良等人性的价值、凸显金钱的价值。结果主义道德推理原则slogan为:the greatest good for the greatest number.绝对主义道德推理原则强调绝对的原则。“电车问题”使我们对后果主义道德和绝对主义道德产生了疑问。

8.拜伦的讽刺才能:

拜伦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令人叫绝的讽刺特色是其一个重要方面。他把讽刺、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更是他独特才能的突出表现。早年当他的处女作《懒散的时刻》受到《爱丁堡评论》的挖苦嘲弄时,他就写出了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讽刺骚塞),对整个英国文坛报以全盘攻击,展现了诗人的胆魄和作为一个讽刺诗人的才华。讽刺体裁更适宜于拜伦天才的发挥。他的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景》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使此诗被评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成熟和完整的政治讽刺诗之一。在诗中,他对骚塞令人作呕的歌颂乔治三世的同名诗篇进行了无情嘲笑和辛辣讽刺,锋芒直指英国国王和一切反动力量。而《唐璜》更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诗人以一种嘲讽和批判姿态,对广泛涉及的社会现状、政治制度、道德风尚、生活习惯以及英国社会施以最深刻的评论。拜伦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它密布在作品的各个角落的锋芒,指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而从不失去尖刻和精辟的讽刺也从一般的嘲讽上升到政治讽刺的高度。

9.《唐璜》的浪漫主义特色:

活泼的、口语化的意大利八行诗体的运用;

辛辣的政治讽刺;

大规模地议论插话;

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

格律和诗歌语言方面的创新。

第三节 雨果(1802——1885)

1.雨果的小说诗歌创作

短篇小说《死囚的末日》、剧本《马里红o德o洛尔姆》和《欧那尼》,七月革命爆发后,颂诗《年轻的法兰西》、抒情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心声集》、《光与影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流亡生活中,《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小拿破仑》、《一个罪行的始末》、政治讽刺诗《惩罚集》

欧拉尼决战:

既然是在台上演出来的戏剧,那么就要不同于曹禺的剧本,要演出来的更多是人物的内心,戏剧的灵魂,而这些是在剧本中体现不出来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在其生前就在俄国广泛上演,俄国19世纪的许多演员都主演过他的剧本,而以上演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著称的莫斯科小剧院也因此获得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家的美誉。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刚入文坛时,拥护波旁王朝。《〈克伦威尔〉序言》是雨果脱离保王党立场的标志“。

《悲惨世界》是雨果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标志性作品。

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外国新闻事业史 自考_自考 汉语言文学_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

2.雨果以人道主义为主线的作品有:

《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走向极端的作品。雨果在小说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反映了他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3.“《〈克伦威尔〉序言》”与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创作和审美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善并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丑”在艺术创作中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强烈的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就可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4.《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美丑对照原则”的表现:

[摘要]浪漫运动的缘起——浪漫运动和古典主义的对抗——浪漫运动在德国——浪漫运动在英国——湖畔派与恶魔派——恶的自由批判精神与恶魔派坛主拜伦——曼弗雷德:自己成为自己的地狱——浪漫派在法国——青年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及《巴黎圣母院》——波德莱尔:在欲海中沉沦自己的船。1996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逐步由过去的法官“纠问式”的审判变更为现在的由双方当事人“诉辩式”的审判,法官由大包大揽回到了居中裁判的位置上,职权主义色彩逐渐淡化。1934年3月7日,“美国犹太人协会”——就像流亡英国的德国共产党人在去年9月14日在伦敦搞非正式的法庭“审判”国会纵火案一样——在美国马迪逊广场公园搞了一个自娱自乐的模拟审判,主题为“文明对希特勒主义、希特勒政权之法律和行径之审判”。

①人物自身对照:敲钟人伽西莫多——主教克洛德。

②人物之间对照:敲钟人伽西莫多——主教克洛德。

③两种阶级关系对照:路易十一王朝——“奇迹王朝”(乞丐王国)。

5.《巴黎圣母院》的主题思想:

《巴黎圣母院》通过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奇丑人物敲钟人伽西莫多和副主教克洛德三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王权和教会势力对善良无辜者的残害,揭示了在禁欲主义的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表明了雨果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

(1)。爱斯梅拉尔达是作者理想中“人性美”的象征:

①酷爱自由、纯洁善良、富于同情心。

②热情天真。

③品格坚贞,宁死不屈。

(2)。敲钟人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善”的象征:

①富于正义感、富于感情。

②是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3)。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

①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②作者通过这样一个以“严肃和贞洁”著称的人物形象,对宗教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全面的否定。

6.《悲惨世界》创作目的:

《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 《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

7.《悲惨世界》主题内容:

他尤其着重选取资产阶级社会中妇女的不幸遭遇的题材,揭露“文明人”圈子的生活空虚和道德败坏,谴责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对人的善良品质的残害,赞美同情、了解、仁爱和宽恕。对旧西藏统治阶级腐朽没落的行为给予揭露、鞭挞,对奴隶出身的主人翁班登一家三代给予深深的同情,对班登抗争命运,反抗压迫的精神给予热情歌颂。》(1906)歌颂波兰人民的英勇起义,揭露沙皇的残酷镇压。

8.以小说《悲惨世界》为例,说明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1)同情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雨果明确地说:“只要20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有用的。

(2)同情人民的革命斗争。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巴黎街垒战,作者认为革命是合理的,是反动统治压迫的必然结果。这些同情劳苦大众的人道主义思想更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天堂而远离黑暗,远离战争,远离丑恶,他们希望用天堂代替地狱,然而他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当我们心里充满着爱的时候就是天堂,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的时候就是地狱。他揭露社会描绘人间比雨果要冷要狠毒。如果说雨果整个创作的中心词可用“悲惨”二字,或“悲惨世界”来代替,由于身处悲惨,眼见悲惨,所以他要与之拼搏战斗,他要控诉和捣毁人间种种的不公平不公正不人道,为创建一个公正光明的时代而努力。

(4)谴责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性。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法律是低级的法律,它只能使罪犯继续犯罪,而人道主义是高级法律,是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

(5)塑造了人道主义者的最高典型——米里哀主教和后期的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理想。作者尽管相信革命是一种进步,但不主张暴力革命。改造社会的根本药方是人道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人道主义,体现了雨果“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反映了雨果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9.米里哀主教形象:

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为人清廉,生活俭朴,救济穷人。他收留冉阿让,以德报怨,以仁慈感化他。主教的宽容与饶恕,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施好善,处处效仿主教,仗义疏财,广施济贫的市长。冉阿让对待死敌沙威,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在雨果看来,沙威自杀是善战胜了恶。所有这些,都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10.比较分析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

一、共同内涵:都提倡要重视人、肯定人,肯定人的“现世幸福和享受”、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二、内涵差异:

(一)产生的背景不同

人本主义产生于原始的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人在对外贸易中受到了优秀的东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从一开始就强调以人为本。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人与神之间可以相互打仗;人和神之间可以通婚等等,希腊神话中的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希腊民族把希望寄托在现世人生,而不是寄托在冥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希腊民族作为早熟儿童发育的很健全,体现出一切从人权出发,关怀人、重视人。

人文主义产生于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强调把人从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恢复人的本来面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人的感官的心理享受,主张肉体的解放。(《十日谈》、《巨人传》)。

②反对蒙昧主义: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要求恢复人作为“宇宙精华、人生主宰”的力量。这一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考 汉语言文学_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_外国新闻事业史 自考

人道主义产生于18至19世纪,一直发展到20世纪。

人道主义着重主张把人从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解放出来:

①18世纪强调把人从封建等级制度下解放出来。(启蒙小说、博马舍的戏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