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会议的内容?雅尔塔会议?李克强访波茨坦会议旧址 警告日勿破坏战后秩序(2)
孟虹分析说,波茨坦会议之于二战非常重要,李克强总理在德国的第一场正式活动就是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这一日程安排充分显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视,对台湾问题、中日争议,特别是对二战的问题,都有一定寓意,开罗会议。
新闻背景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举行波茨坦会议。会议期间,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这是确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
此前的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发表宣言,明确“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第六条规定:“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新闻链接
中国领导人多次参观会议旧址
西席林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于1912年,1917年竣工。它是一座赭墙红瓦的建筑,共有5个内院,175间房子,由威廉二世所建,后被一富商购得改为别墅,因《波茨坦协定》在此签署而闻名遐迩。
收藏有协定文本
波茨坦会议的中心会场在进入大门的正面大厅内。大厅约40平方米,厅中央是一张栎木大圆桌,上面插着与会的苏、美、英三国国旗。绕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为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的座椅。墙上挂着三国首脑的大幅照片。
宫内走廊里陈列着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茨坦会议的资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挂在墙上的《波茨坦协定》文本,上面赫然签署着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代替大选中下野的丘吉尔)的名字。
现在会议大厅和三国首脑的工作室等均对游客开放,供人参观。
领导人多次到访
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习近平等都曾在访问德国时,把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作为重要行程。
2002年4月10日,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西席林霍夫宫,他说:“在这里参观,引起了我对《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的回顾。《开罗宣言》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坚信,台湾一定能与祖国实现统一”。
2004年5月3日,在德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了波茨坦会议纪念馆,雅尔塔会议。温家宝指出,波茨坦会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二战后,台湾回归祖国,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结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
2009年10月1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时也到此参观,听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有关将台湾归还给中国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情况介绍。
新闻述评
德国的“华沙之跪”与日本的“添了麻烦”
1970年,首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犹太人的墓碑下跪,史称“华沙之跪”。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轻描淡写地提到日本在战争中给中国“添了麻烦”。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指出,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侵略的罪魁祸首,但两国对于二战历史的认知和态度却是天壤之别。
梅兆荣介绍,对于二战,德国公开承认罪行并请求宽恕,一点不推卸责任,严格遵守领土、赔偿等战后协定,在国内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清算,法律规定不能宣扬希特勒的言行,学校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历史,。
“日本不一样,战后由美国独占,没有改变天皇制度,没清算军国主义”,梅兆荣指出,日本朝野对二战的罪行都缺乏认识。不仅如此,还把最突出的战犯放在靖国神社公开瞻仰,这与德国把法西斯集中营作为战争纪念馆截然相反。
只是认得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