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浅谈陶渊明与谢灵运诗风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019-04-29 13:1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世纪文学对西方文学史影响_比较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风_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陶渊明在给后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他那舍弃所有归隐山林,逃避现实的态度也给后世之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后世中颇为有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晚年退隐山林,而在那期间他非常喜爱陶渊明以及他的诗歌,但实际上那只是他在超脱世俗的陶渊明那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罢了。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张娟娟(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也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其创作的田园诗成为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璀璨瑰宝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独到深邃的思想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

比较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风_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_中世纪文学对西方文学史影响

如此种种使得他的诗歌语言朴质无华,朴素至极,用一种平和的方式, 使诗句通俗晓畅却意味深远。谢灵运则出生在一个东晋的大族家里, 谢家子弟在朝中身居要职, 宠命优渥。 在有这样坚实的臂膀的保护下, 使得谢灵运获得和拥有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个人素养。 拥有这样一个殷实的家庭条件背景下,即便是被贬出宫以后,他仍可有 “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 ”、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 ”资本,为谢灵运创作山水诗诗歌提供了广泛且宝贵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二)归隐方式的选择及人生追求影响了他们的诗风特点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为田园诗和山水诗立派开宗,二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仕途失意,为逃避现实, 寄情田园山水, 这也为二人在诗歌创作上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样是仕途的失意,同样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 二者在仕途失意后的人生规划和理想现实之间有不小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归隐方式上。 归隐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其一就是远离官场,彻头彻尾的隐居 ;其二就是亦官亦隐,对仕途仍保有机会,在适当的时候企图东山再起。相比之下, 陶渊明选择了前者, 他彻底的远离了勾心斗角的政治, 完全解脱了官场的羁绊,“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中世纪文学对西方文学史影响_比较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风_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归园田居》其三 )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陶渊明甘愿做一介草民, 勤勤恳恳、 戴月披星过着符合自己清高耿介、 洒脱恬淡、淳朴善良天性的清苦生活。要知道,这在他所生活的那个等级森严时代是不敢想象的。当时鄙视农业劳动生产在文人骚客成为一种风气, 而陶渊明反其道而行之, 不但没有鄙视之词,反而高度赞扬了农民的朴实和邻里的真诚。同样是仕途失意, 谢灵运一方面游览于名山大川之间, 远离现实的黑暗政治, 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和人生轨迹, 另一方面, 出身于名门的谢灵运, 难以忘怀曾经的荣华富贵和政治特权,而这样的想法似乎更符合第二种归隐方式。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处于两难境地的他在创作中往往着重地抓住细节,极力的描绘山姿水态的客观美,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 )则是描写山水的佳句,从中可以看出谢灵运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其创作的主要追究就是“尚巧似” (钟嵘《诗品》上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 .名诗》中写道: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比较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风_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_中世纪文学对西方文学史影响

”虽有批评之意,但恰巧总结出了谢灵运诗歌的风格,他使得诗歌从写意阶段逐步走向摹像阶段。但也正是这样的诗风导致了谢诗很难达到陶诗那种物我合一,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高度,(三)门阀制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类型陶渊明、谢灵运生活在晋宋之际,尤其在东晋,门阀政治十分突出, “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 可以总结概括当时的政治风貌。 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制度条件下, 东晋形成了以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士族文人和以平民百姓构成的庶族两大团体,其两大团体主要围绕着玄理和山水两大内容展开, 这样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同样影响了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歌创作。东晋庶族代表的诗人及其作品寥寥无几。 东晋时期庶族文人感受到了来自门阀士族乃至皇权的压迫,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获罪, 原本个性鲜明, 急剧反抗精神的文风被恢宏士族创作浪潮所吞没。而陶渊明与其他庶族文人不同的是, 他仍旧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当时的门阀制度,同时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不抱有任何希望,所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影响了他的诗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 ,,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里有现实之景,心中之景,创造之景,真真假假,为抒发心怀的同时,在观景中的到其中的玄理, 而谢灵运出身于世族名门, 他继承了晋代诗人的风骨, 从山水景物逼真的描写,过渡到对玄理的探究,换言之,在他的诗中,玄理与山水相依相存,诗中没有完全脱离玄理的命题,如他在《登江中孤屿》中写到“江南卷历览,江北旷周旋 ,,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