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故事,你所不了解的精彩内容!
杜甫的故事,你所不了解的精彩内容!
寄语: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 ,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他的诗歌达到了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后人则尊称他为 “诗圣”。杜甫的故事,你所不了解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之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诞生后,他的家境已不如往昔,但这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官宦世家,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他家的人和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杜甫的性格和思想的成长,即诗书门第的熏陶和儒学入世思想的影响,为杜甫塑造了一个高迈而博大的胸怀。
洛阳在唐高宗末年已成为第二个国都,武后称帝后改称周都。这里经济繁荣,粮食也很富足,唐玄宗即位后更是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杜甫处在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里,深受其文化熏陶。聪明的天赋, 少年的勤奋,使杜甫不甘寂寞,十四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读书欲破万卷,下笔也开始有神。
在来医院的路上,柳诗文曾经见过张玲玲,张玲玲被火狐整了容,与那敏长得一模一样,杨灿曾经向柳诗文说过张玲玲的情况,柳诗文见到张玲玲之后还是有些震惊,不敢相信经过整容的张玲玲竟然与那敏长得一模一样。落叶归根,不能一味的索取,不是一味的迁就,理解善意,理解呵斥,懂得感恩,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我们的长辈们吧。
杜甫求知欲很高,而且对各类艺术,如音乐、 舞蹈、 绘画等,都有天生的敏感。他常在长辈们的援引下,去拜访当时的名人。也正因为这些,他结识了李龟年,从而结合人生经历写了一首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即妇孺皆知的: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公元 731 年,杜甫从洛阳乘船出发,前往江宁(今南京市)。离别了故乡,来到江南,一切都是陌生又新鲜的。一路上,他亲眼目睹了过去只能从诗画书本中领略的江南景色,如今就在眼前,为他酝酿着诗的新声。
公元 735 年,杜甫漫游江南已经四年了,他胸怀大志,血气方刚,踏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游兴正酣时,接到家书催他回乡参加进士考试。踌躇满志的杜甫,经过一番名山名水的洗礼之后,受到一次又一次文化的熏陶,他更加自信与自负了。一进考场,杜甫便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自我感觉良好。他洋洋得意地步出考场,以为这次进士非他莫属。可是事不由人,一揭金榜,竟名落孙山,一盆冷水泼在少年气盛的杜甫心头。
第二年,他重整旗鼓,兴致盎然地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漫游。
他在这段时间除了结交苏源明,还接交了高适,高适也是一个出身贫穷,少时缺吃少穿,且读书很苦而成才的人。
杜甫的朋友除了读书人外,也有一些仁人侠士。他学习他们轻财重义的为人处世态度。并与友人同游名山胜水。杜甫的故事在畅游泰山时,他写下了《望岳》,并看到山下农桑荒废,平原憔悴等惨状,从而开始忧国忧民,忧虑天下了。他认为这是年年兴兵作战的恶果。此时候的杜甫在思想境界及创作艺术上都更上一层楼,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诗气魄雄伟,语言警拔,真有 “一览众山小’ 的惊人魅力。
741 年,杜甫从山东返回洛阳,结束了此次漫游。
他住在洛阳山下的几个窑洞里,常去埋在此地的祖先墓前祭祀,寄托哀思,激励心志,承继祖业。也恰在此时,杜甫结婚了,婚姻是美满的,可它却无法不让杜甫为前程担忧。他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达官显宦之间尔虞我诈,实在令人生厌。他毕竟年轻,看不出产生这些弊端的社会原因,因此成天郁结难解。
3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