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希望能帮助到您!(2)

2021-11-25 07: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洪水灾害包括洪水和降雨两大类,而且往往同时发生。

(二)我国洪涝频发的原因

湖南教育版高中地理第一卷第四章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知识点

我国东部锋雨规律(常年):四、5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六月(四),长江中下游“梅雨”;七、八月(C),华北和东北地区多雨;9月,雨带迅速南移;十月,大陆的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良)、植被分布(森林覆盖)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河流淤积;从湖中开垦土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植被,修筑水库,整治河流,加固堤防,还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实施防洪保险等。

高一地理进地理教案5

一.背景分析

(一)说课本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高中地理必修课本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是水资源的基础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两部分组成。“互联水体”部分主要介绍水圈的组成和自然界中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为学习水循环的基础知识做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以《水循环示意图》为重点,主要介绍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水循环的地理学。意义。

(二)说到学术分析

高中生具有从盲目阶段向意识阶段过渡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接近成熟,能够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和逻辑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究活动和研究学习。

高中生对一些地理学的表面现象认识较多,但对原理认识较少。学生现有知识是认识自然界中水体的存在,能够概括地球的球体结构和各个球体的特征;现有的技能是阅读图片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对物质状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以及河流的补给。

(三)说说老师自己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更好地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手。

根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由四个指标和八个偏好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绪化的。在解决探索性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年级、性别等形成异质性群体,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营造自由、主动、和谐的环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表示类标准

本课涉及的内容标准是“用示意图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讲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是“理解”的程度;《说明》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理解”的层次,是本课的重点。

(二)谈教学目标

中学地理教案模板范文_初一地理第一章教案模板_高中地理教案模板

基于以上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告诉水圈的组成。

2)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3) 举例说明水循环对地球表面形状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

1)通过绘制“水循环图”,学习如何绘制简单的地理图。

2)结合“水循环图”,分析其过程,学习分析相关地理事物。

3)通过黄河枯竭问题的小组讨论,解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习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体知识,增强水资源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通过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积极探索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兴趣。

3)通过对水循环运动的研究,我意识到物质的运动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谈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确定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建立起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谈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的互补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个区域的特点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也不容易理解各个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四.教学策略

(一)口语教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与完美统一。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获得方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课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图法:学会观察图3.2和图3.3 利用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师生共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 案例分析法:(黄河截流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贡献。

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3、探索式教学法:通过收集一些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料和文字,总结水循环的含义,

数字化数据,利用生活中捕捉到的地理实例,共同分析探索,培养分析探究能力。

(二)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学习是中心,知道如何学习是目标。在学习规律方面,我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力。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习方法:

1、学会分析和画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2和图3.3,用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学会画水循环的图;

2、学会分析:在分析黄河干涸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共同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学会探索:通过展示材料和小组讨论,用具体的例子来探索水循环的意义,学会捕捉生活

生活地理实例一起分析和讨论,然后提炼和总结。

一年级地理进地理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 2021年高一地理教学课本样本

★ 2021年高一地理教学计划5版

★ 2021年高中第一期地理教学计划最新范文

★ 2021年高中地理必修课一课文样例

★ 高一地理第一课最新模板

★ 2021年高一地理教材1教案模板

★ 2021年高中一地理必修教案模板

★ 2021年高一地理第一章第三节教学课文样例

★ 2021年高中地理必修课一课文样例

★ 2021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教案最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