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2)
②用手轻轻敲击球,观察拉绳前后球的运动。
(2),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①绳子收紧前,球以匀速直线运动。球受到什么力?
②绳子拉紧后,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球受到什么力?哪个力是合外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股力量起什么作用?
(3),通过讨论:
①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总是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这种力称为向心力。
②向心力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它是可变力。
③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运动物体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本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介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课件展示动画:(1)圆锥摆(2)物体相对转盘静止,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3)小车转弯(4)卫星绕地球运动
3、 向心力的来源:通过以上四个圆周运动例子的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可以是某个力(重力、弹性、摩擦力)或几种力的合力,或者可以是某个力的力的组成部分。
4、 应用:学生尝试解释“水流星”的实验现象。
【向心力的来源是本章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呈现直观的刺激材料,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圆锥摆等现象中,物体都作圆周运动,在运动中具有共同的特点,启发学生分析这些物体的受力,发现受力的共性,让学生体验分析、比较、和感应。,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可能会将向心力视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教师此时应指出:在力分析中,不应再有向心力。①当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②物体作非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不是合外力。]
三、 向心力的大小
1、 实验探索:感受向心的大小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钥匙扣、橡皮、钢笔、绳子等,进行实验,感受向心大小。
(1)让学生用细线连接钥匙扣、橡皮、笔等,然后拉绳子的一端,让钥匙扣、橡皮、笔等做匀速圆周运动尽可能改变旋转速度和细线 做几次为时间的长短。
(2)引导学生猜测:向心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半径有关。因此,在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这个问题,探索向心力力量。
【这里修改了这个小实验,和教科书不一样。在做这个实验时,学生感觉更直接,更容易操作。提醒学生实验时应尽量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使绳索的拉力近似等于向心力。]
课件展示:
2、 探索向心力的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介绍兴欣力示范器的搭建和使用。
(3)实验过程
① 对于不同质量的钢球和铝球,当它们的移动半径r和角速度ω相同时,比较向心力
②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保持相同的运动半径,观察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③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观察向心力与运动半径的关系
(4)实验记录表
实验质量比(m1:m2)半径比(r1:r2)角速度比(ω1:ω2)向心力近似比(F1:F2)123)
(5)实验结论:
①实验表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F=mω2r(其中F是向心力,m是物体的质量,ω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r是圆周运动的半径。)
②应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上式可转化为:
F=mv2/r(其中v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索并提出自己的猜测后,通过示范实验,师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到向心力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结构和用途时,教师可以结合传动装置。同轴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在皮带传动(不打滑)中,与皮带接触的点的线速度是相等的。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思考如何控制角速度常数。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后,老师的演示也可以换成学生的演示。除此以外,台上的人很忙,台下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看着热闹。]
四、 向心加速度:
⒈定义:由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2、物理意义:是一个物理量,表示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3、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引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a=ω2r。
向心力也可以表示为F=mν2/r,向心加速度也可以表示为-a=ν2/r。
(2)方向:与向心力方向一致。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度运动。
4、动动脑筋:a=ω2r,a=ν2/r,a和r是成正比还是反比?
指出:当 w 为常数时,a∝r
当 v 为常数时,a∝1/r
5、教科书示例:在航空竞赛舞台上,一连串的塔指示着飞机的飞行路径。飞机转弯时,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大向心加速度约为6g(g为重力加速度)。假设一架飞机以 150 m/s 的速度飞行。当加速度为6g时,路标塔的转弯半径是多少?
六、总结【总结中,同学们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是从匀速圆周运动推导出来的,但是这些公式是用来求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变速圆周运动也适用。]
七、 作业:P72 3、4、5个小问题
设计理念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难点内容,学生们一直很难理解向心力。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这部分教材首先通过创造真实可见的物理场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索,感受向心力。学生对向心力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一步提出与向心力大小有关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实验,感受向心力并进行猜想,然后用向心力演示器进行实验,得到向心力公式。
本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贯彻了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引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让全员参与,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结合示范实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案例。
【《加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2.加速度、力、质量关系的教学设计
3.探索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关系的教学设计
4.加速教学反思
5.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6.加速教学反思内容
7.高中物理加速教学的思考
8.物理加速教学的四点思考
没赚什么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