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走向 李帆新作展《性相近,习相远》(2)

2018-01-22 12: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走向倾向倾角表示方法_走向_走向复兴指挥是几几拍

李帆新作展《性相近,习相远》展览现场

李帆新作展《性相近,习相远》展览现场

“大量储备,一气呵成”

——李帆

从1992年至今,李帆走过了25年的创作生涯。在此期间,李帆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1992年到2000年是李帆创作的“懵懂”期和“记事”期,通过对现实环境的真实呈现,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直接反应;2000年到2005年,结束了对艺术的懵懂,艺术家进入自觉自省的阶段,面对世界的纷繁,回望自我、找寻出路,冲破世俗的外壳,以“性”为载体把自己的“肮脏”呈现在作品中。2005年之后,伴随个展《性本》,李帆实现了对“虚伪”的破解,有勇气面对自己,并用自己的态度审视周围,开始享受带有个人态度观看世界的欢愉,最终通过大量纸本作品将其释放;2010年,作为“象物”时期的记录,李帆个展《生意》标志着其“自我救赎”的逐步完成,艺术创作化繁为简,进入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艺术家的自我得以建构,走入“娱神”阶段。

《浴望》,丙烯、中国墨、麻纸,200 x 109 cm,2016

作品局部©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Photo: JJYPHOTO

艺术家李帆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原标题:走向人性深处——李帆新作展《性相近,习相远》2018年1月19日下午,李帆新作展《性相近,习相远》在位于上海西岸的阿拉里奥画廊开幕。展览开幕当天,上海的天空有些阴霾灰暗

此次新作展,李帆坦言所有作品从动笔到完成几乎一气呵成,更强调绘画的当下性。“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和画面关系如何处理,很多色彩和用笔不见得是当时画出来的,有时很下意识,也不单纯是情绪和感受的直接宣泄,更多的是将我对图像的视觉感受和当时的精神状态通过媒介材料传递的过程。”李帆谈到此次新作的作画方式时说。

《爱的躯壳》,丙烯、中国墨、麻纸,138x70cm, 2016

作品局部©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Photo: JJYPHOTO

《爱的驱壳》是李帆在母亲去世后所作,那段时间李帆无意中看到一张木乃伊的图像,在一种受到触动和情绪被调动起的瞬间完成了作品,整个绘画过程一气呵成,金色的丙烯令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渗透出艺术家对母亲的感情。

《嘴里有刀》,丙烯、中国墨、麻纸,200 x 109 cm,2017

作品局部©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Photo: JJYPHOTO

《嘴里有刀》源自一张蒙古小孩嘴里含着其他尖锐物的图片,李帆的作品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它们触发和撩拨着观看者的心理,令人不安。“整个画面冷冷的,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小孩身上,具体什么意思我没法解释,就是我的情绪和感觉。”李帆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李帆画的是水墨画,但他一直强调自己一直在中国画的外围,也绝不会进入国画系统,水墨对他仅仅是一种材料,是他体验世界和自我表达的一种媒介。他绝不刻意融入某类画家群体,也绝不为迎合市场需求而违背自己的心意,他的创作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心迹,与自我的内心发生关系。“从以前的铺垫到今天,从内容到内心都是匹配的,不装的,拿捏、控制的时候相对自由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