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保护环境远离雾霾 “逻辑推理题”精讲精练(2)

2018-01-22 02: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它包括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等等。例如:“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这句话含有以下推理:①限制燃放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②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推断的错误:①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燃放烟花爆竹是诱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情况也会引发火灾,比如天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致汽车自燃,等等。②环境污染的原因也很多,不光是燃放烟花爆竹,工厂“三废”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见,在遗漏条件信息的情况下,所得结论很可能出现说法绝对的错误。

2.演绎推理

即从一个一般的规律到个别的具体现象的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例如:金属是导体(大前提),铁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铁会导电(结论)。演绎推理容易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前提错误、判断矛盾等。

3.类比推理

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

例如: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等。

第二、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从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来看,逻辑推理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且比较贴合实际,设题时往往涉及以下复句关系。

1.条件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形式有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条件关系复句常犯的错误有:三种条件关系混淆;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等。

2.因果关系

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因果关系常犯的错误有: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高考中在考查复句关系时往往有非常明显的标志词,如说法比较绝对的词语。大家要多多留心。

【名师支招】

这里以(2017·全国卷Ⅱ)的第19题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

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获得提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响亮”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③材料认为只要“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济腾飞。

第二、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

材料的第一部分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是采用了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因为“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城市改名这一个,所以结论是武断的。第二部分“(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推断是强加了因果关系,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不只名字不够响亮一个。第三部分“(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句子虽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这个条件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第三、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答案分别为“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