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分析教案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统计综合应用

2018-01-11 09:1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分析教案_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_大数据分析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2 课 《统计综 合应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2 学情分析 3 重点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统计综合应用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 6 年时间,同 6 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分析教案 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 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 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 活动 2【讲授】统计综合应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 1 (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 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 6 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 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 71 页的统计表(一)。

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_大数据分析_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分析教案

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 完成得更快。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 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 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 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 (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 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 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 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 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 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 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 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 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

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_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分析教案_大数据分析

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 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 71 页统计表(二)。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单元分析教案 (4)制作统计图。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 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 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折线统计图突出的特点 是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看图和看表分析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 变? 教师:6 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