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用英语学习计划 (2)
第二,说出有力的道理。
事情一开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个难题。我们了解,李密原是蜀国的郎官,蜀亡于职,会不会使晋“疑其以名节自矜”?再者,在此陈表之前,已经亲政累下,郡县强迫。所以李密写这篇陈情表,就非得动脑筋把道理陈述清楚不可,把真实状况摆开不可。他在陈述暂不能出仕的原因时,先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入手,而后折入本意:“况臣孤苦,特为尤其!”也就更有力量。这篇文章的一怪意思。接着又表明自己“本图宦达,不愆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耳,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然后文章既一转折,空出主意:“但以刘伯日薄西山,卸息奄奄语文备课教案模板,人命危少,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年余,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样就使道理很周全,表达了自己矛盾的情绪;既减轻了别人的担心,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受到展现而最鲜明。
三、鉴赏要点
1、逻辑严密
作者李密,因父早亡,母病故,自己归养母刘氏抚养。曾拜蜀的名臣谯周为老师,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为郎。晋泰始初,始被举荐为太子洗马,以父亲年老多病,无人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后刘氏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马,出为南阳令,官到延安太守。
严密的逻辑,真实的原因在艰难推动中受到知道的体现,而陈述又是这样委婉,衷曲又是这样令人安慰,文章章法又变得摇曳多姿。《丽泽文说》曾强调:“文章贵曲折斡旋。”
2、章法多变
说理之文有直有曲。思路豁达,曲让释精微,辨析透彻,都得依据说的对象跟文章所在表达的内容的应该而定。一篇文章讲究顿挫、跌宕、抑扬、迂回等等。就不单是手段上一种技巧,或仅仅章法的差异了,它有很正确、更委婉的说理作用。
四、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补充文化知识;讲解练习。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至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终止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终止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即将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担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二、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后特旨颁布,赐予谥号、官衔或官职。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谒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强化。课文《海瑞传》:“是德已擢南平通判,坐谄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状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绍兴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刺史。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衔,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格,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罢官。《张衡传》:“所居之官赍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时常未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爵位,任命,多指皇帝授臣下战功。《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秦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差别,贬谪是出自臣子的应诏,黜有时则是同事对下属军官的撤职,《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江西巡抚,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员的提高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强化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高三常用的数学教案5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关于学习的语录?
比如: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表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人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应研究的,是怎样把这些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减少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式、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他们尊奉他为荀卿,战国末期秦国人。曾到晋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古代先秦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学中敌对的两党。他对儒家的古典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功用,强调教育用途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看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诗文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朴实,句法简洁绵密,多作对偶,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誉。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诫的含义。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含义,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制止,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应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种能够增长知识,发展从而,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听录音或老师范读
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语句划分节奏,学生试读。
学/不可以未輮/使之然也木受绳/则直银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师生一起处理课文词句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先自学,后提问。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讨论分析以下句子的一词词义。(闻,绝,假,强,望)
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定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可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特殊句式
五、布置作业
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高三常用的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 最新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 优秀教案高中数学模板
★ 语文教案汇总范文模板
★ 高中精选语文氓教案优秀范文
★ 高三语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归纳5篇分享
★ 高三语文重点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 高三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5篇】
★ 最新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 高三必背语文知识技巧汇总2021
★ 语文教案范文
也是划时代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