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于 从遗址与墓葬中探寻古代国家制度(2)

2017-12-25 11: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这场2016年考古学界的“三国杀”综合此前考古学材料的积累,解决了三国考古学领域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墓葬特征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体现。”刘庆柱认为,而这一批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一方面可以作为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上的一个坐标点,以墓葬的规格特征判断墓主所处的社会等级、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总结深化对这一时期陵墓制度的认识,比如曹魏的“薄葬”特点,对此前东汉陵墓制度有哪些继承与变化,对三国之后产生了哪些影响等问题,都有待于学界对这批新发现考古资料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应该注意到陵墓研究与都城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

理清三国历史定位

如何看待三国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的定位?刘庆柱认为,从对后世中国的影响来说,三国之中,曹魏的影响尤为凸显。这一点从发现的都城遗址和墓葬遗存所反映的都城建制和陵墓制度上都得到了体现。此外,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融合、中国政治格局版图的变化、政治中心的转移、隋唐大运河的开凿都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

而对于这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刘庆柱表示,有赖于考古学与历史学打破学科界限,融汇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成果。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于而目前二者在有关研究上存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考古学表面看来如同一门材料学,和不同类型的物质遗存打交道。但考古学人始终不应该忘记,考古学的核心是历史学,而历史学就是要研究历史的规律,透物见人,从‘文物’的‘物’的研究上升到对背后隐含的‘文’的研究,发现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文物的真正价值。”刘庆柱建议,历史学者同样应该突破知识的局限,多关注考古学界的新发现、新材料,让这些新材料为自己的史学研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