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月亮的变化过程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18)(2)

2017-12-19 05: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授讲课吸粉无数,互联网需要知识“网红”

高校里,为了发论文、评职称,不少教师把心思更多放在科研上。而教得好不好,对评教授没太大影响,以致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蔓延。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拍摄的一组照片在QQ空间里被广为传播。照片中,整个教室都坐满了学生,就连走廊都有不少学生伸长脖子甚至爬窗台在听课,现场情景堪比演唱会。据拍摄者介绍,这是该校组织的一场“微积分疑难分析讲座”,微积分课程难度较大,加之老师风趣有活力,有的学生甚至提前一天来占座,晚来的只能站着听。

无独有偶,在浙江也有一位因为讲微积分而成为“网红”的教授。浙大教授苏德矿,学生叫他“矿哥”,后改口“矿爷”,他自己开玩笑说“过几年就成矿渣”了。年近六十岁的他,玩起了新媒体,今年2月起,在网上直播微积分课,总观看量达140万人次,点赞200万人次。电子科大人头攒动的课堂,在苏教授这儿,通过网络直播形成了几何级数的增量。不少网友说,假如当年有直播,自己的高数也不至于挂科。像苏教授这样的“网红”,越多越好。

教授上课受欢迎,能做到堪比摇滚明星,的确不容易。上过大学的人恐怕多多少少都有体会。大学老师,有些人自己研究做得好,学术专著出了一本又一本,但不一定会讲课。口拙或者心思不在教学上的“学术明星”大有人在。而另有一些上课受欢迎的老师,一味讨好学生,口水话、无关紧要的闲谈太多,而知识含量不足。如果借用潮语,上课又有干货又接地气,要平衡好两者不容易。微积分课受欢迎,一方面源于这门课很难讲通讲透,学生需要知识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根据大家过往的听课经验,上数学课,老师讲得不枯燥才不正常。苏教授针对这一点,在讲授过程中有意加入一些年轻人欢迎的话题,效果不错。

好的老师有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地处偏远、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也能受益。在这一点上,把新媒体运用于教育,前景广阔。现在网上既有靠观众打赏来获得不菲报酬的“网红”,也有各种知识付费的网络平台。苏教授的网课,跟以上两者都不太一样。据网友说,“矿爷”早上六七点就开始在微博答疑,有时一直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才结束。他自己戴一副厚厚的眼镜,有次一边擦眼镜一边告诉记者,“你别看我这么使劲擦,其实没用,1500度,但为了同学,拼了。”

苏教授的表态让人感动。高校里,为了发论文、评职称,不少教师把心思更多放在科研上。而教得好不好,对评教授没太大影响,以致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蔓延。另一边厢,网络课程虽多,但平台也要盈利。听课学生往往要额外支付费用,才能获得一对一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苏教授上好网课之余,坚持免费答疑,有点逆流而动的意思,却也在这个网络淘金时代,展现了爱岗敬业、有教无类的师者风范。相对于某些月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网红”,我们急切需要苏教授这样的知识“网红”,并且让他的知识,还有无私奉献的师德人品,也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收入。知识值钱、知识人有尊严,互联网才会更美好。

逐梦科学,不能只着眼于生活富足

越多的人低头捡六便士,就越需要有人抬头望月亮。

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未来科学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作为今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获奖人,和青少年分享他对科学研究与人生的感悟。当有学生问道,如何看待以“好找工作”为标准选择专业的现象时,施一公说:“如果我们最后无论是学习也好,研究也好,还是做什么也好,我们主要的着眼点是什么工作挣钱多,什么工作能够生活得更富足,这个至少对年轻人来讲,是太不可思议的狭窄了。”

施一公谈的是一个理想与饭碗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他的师弟高晓松在“炮轰”清华学霸梁植时就说过类似的话,“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毕业不是用来找工作的,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要胸怀天下,要改造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