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2)
4、请老师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然后两人小组交流。
5、挑战:请朋友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底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
小数的意义不能纯粹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师生的背诵结论赢得,必须借助活动使学员获得感受。本环节教师组织师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感受中逐渐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活动个性调整
6、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可以独立探讨,也可以同桌两人相互商量。
8、观察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整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整数;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活动二:读一读,写一写
1、刚才老师们写了这些小数,如:0.23,0.127,0.409。谁会读那些小数呢?
学生尝试读。
2、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右边的整数部分都是0,如果整数部分不是0,怎样读呢?如:32.017,125.409。
学生尝试读。
3、观察总结: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哪些不同?
4、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5、拨一拨,说一说。
(1)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如何读?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运用学生已有的常识基础,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试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使学生进一步确立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教学反思
教学
目
标1.会把几分米或者几公分用米做单位表示,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
量等。
2.通过测量活动,探索如何把几分米或者几公分用米做单位表示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难点几米几分米或几米几毫米等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具米尺、卷尺等。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个性调整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营造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猜一猜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情景图的主题,并看看你看到了这些数学信息。
2、分组讨论:6分米和45公分用“米”做单位如何表示呢?
3、全班交流。引导学员先写成分母是10或者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活动二:量一量
1、让学员测量本班课室内的黑板和教室以及其它物件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种长度用“米”做单位如何表示。
2、重点讨论:1米6分米用“米”做单位如何表示?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明可以用小数
培养学生学习的素养,让人们学会从书中获得问题,研究解决。
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小数的常识去缓解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兴趣,培养学员的应用观念。
教学活动个性调整
解释与利用表示测量结果的理由。
4、完成第5页“填一填”。左面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后面要求学生自己选取喜欢的物件,先测量他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最后全班交流。
解释与运用
活动一:练一练
1、
第一题:先让教师从题中找出物理信息,再用小数表示。重点讨论:1千克500克=()公斤。
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再用小数表示。
2、第7页“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活动二:量身高
1、同桌相互帮量身高,然后再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
活动三:收获园
自我评价这节课自己的体现情况,自己有哪些收获。
鼓励学员在学习中主动交流,大胆表述,培养自主学习的素养。
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难题,体会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三)
教
学
目
标1.将十进制单位的数改为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清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物体的数目和重量。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及教师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检查预习
练一练
全课小结一、检查预习
1.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2.把以下的数改写成对应的整数或分数。
二、练一练
1、提出自己的问题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
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强调臵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哪些?
2、小数点下面
的每一位都表示哪些?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五.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比大小(一)
教学
目
标1.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生动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2.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师生初步的物理观念和英语思想,使学生反思到
数学常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或者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学排列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个性调整
一、设疑激趣:
创设情境,建立建模
一、设疑激趣:
1、创设情境:少年演讲比赛
教师提问:这两个小同学到底谁的得分高呢?你是怎样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1)例子表明整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等的之后,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之后,位数越多,数越大)
(2)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常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知道,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根据你的设想,用你的方式非常郑强和李明的分数,并看看你是如何想的?
9.87○9.90
2、评委会给张华多少分呢?
(1)独立阅读,分析信息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的情景,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反思,回忆旧知,为新知的学习成功铺垫,鼓励学员在学习中多交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素养,对她们理解英语很有帮助,甚至造成深远影响。
解释与应用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3、你能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次序排列出来吗?说一说你是如何比的。
()>()>()
4、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似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非常位上的数相似的,再非常百分位上的数,以这种推.
5、教师:我们归纳起来的非常小数大小的方式与你最初的猜想相比,有哪些不同?
解释与应用
一、我能行:
1、独立练习:P101、2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非常的方式.)
二、我最棒:
P103、4题(重点指导第3题数学表格式教案,并进行适度的拓展练习)
三、数学游戏:猜价钱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学习感受?也有什么疑问?最近的常识你是如何把握的,能让你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吗?(师按照学生的提问小节本课内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较大小的方式,并和以前的看法相当,加深对恰当方式的理解
让学员独立训练,教师重点培训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训练,加强学员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恰当熟练的非常小数的大小
教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买菜课型新授课
课时
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加法的推导方式,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加法;能利用小数加加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缓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2.能结合具体语境提出数学难题,并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能恰当进行两位小数加加法的推导,能缓解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小数加加法的推导方式,能恰当计算。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个性调整
复习引入
教授新知
巩固练习
课前校长已经让老师们收集了商场的网购小票,现在请老师们拿出来。
谁能看看你带来的购物小票上都有些什么?
后面的每一项都表示哪些意思,谁来看看?
那我们如何能够了解收银员妈妈找回的钱究对了没有?
1、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和一张购物小票。
提问:从这张购物小票上,你能得到这些数学信息?
你能强调什么数学问题?
比如:两件物品一共多少元?
酸奶比牛奶便宜多少元?
面包比牛奶贵多少元?
……
2、提问:售货员收的钱对吗?
1.25+2.41=
3.66-1.25=
3.66-2.41=
3、怎样计算呢?
指名两名同学板演自己的竖式。
4、涂一涂。
利用方格纸涂一涂。
5、算一算。
在涂一涂的基础上算一算。
6、引导学生小结。
小数加加法的推导只要将整数点对齐,其他方法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问: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
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1、“练一练”第1题。
问:计算时要切记什么?
(比如要留意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加减法。)
2、课件出示:
3.5+2.4810.2-5.21
3、课件出示摘帽子:
老师身高1.62米,凳子高0.47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处的物体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
2.41
+1.25
-----------------
3.66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比身高
教
学
目
标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把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语境,提出数学难题,并在缓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观念和素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痴迷生活的热情,感受数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教师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员计算的精确率。
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及教师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园了,老师打算带你们一起去。只要你们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情境和算式:
0.24+0.1=0.82-0.32=
1.54+2.3=9.88-4.32=
售货员妈妈说:“只要小朋友能精确地计算出得数,用哪个方法都可以。可以口算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只要算对了,就可以免费进园了。”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量体重”的场景,笑笑、淘气和丁丁在对话。
从这个情景中你能收集到这些数学信息?并强调这些数学问题呢?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45.2-33.4=
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引导学生看到:在计算时,十分位上的不够减,应该向大家退1,再减。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38-33.4=
如何计算?看看你的看法。
在38的前面添上小数点和两个“0”,大小不变,这样添能够方便计算。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歌手大赛
教
学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恰当进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次序。
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及教师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奖项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哪个意思?“综合能力得分”又是哪个意思?他们明白吗?
(课件出示)
1、你找到了这些数学信息?
发现这种数学信息,你能强调什么数学问题?
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具体的结果如何办?
(鼓励学生了解:要借助算一算才明白。)
3、谁来看看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的方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了解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哪个,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次序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试一试”第1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式最简便
>我自愿为国家尊严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