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 看云识天气教案

2020-08-16 20: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 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短文,概括课文内容技巧,理清文章思路。2、领会运用比喻的好处。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跟注意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模式,体会利用比喻的好处。课前打算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俗语,有关云的词语、诗词、文章片段等,解决课本中的字词。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表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正确的表明角度跟说明顺序,因此变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跟借鉴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抓关键句,理清结构,把握说明事物特征。一、激趣导入唐代画家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仍有晴”,生动地展现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些自然现象观察得十分严谨。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经常留意观察自然界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以图把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差异也自有它的规律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自有它的征兆。1794年深秋拿破轮同英国作战,荷兰人溃退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行的脚步。正当拿破轮下令撤离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法国首都。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分析天气的情况。除此以外,大家还了解这些自然现象能分析天气状况?(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竹根、蚂蚁、潮气、云……)

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对,我们还可以云来预测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读后感《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按照云来预测气温的阴晴雨雪。二、整体认知1、题目是《看云识天气》,那么云具备哪些特征?云与天气是哪个关系?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加以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2、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发现了这些云?看云识天气的更基本经验是哪个?(用圈点勾画法划出答案,并予以分类。)(课文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睛天云和雨雪天的云,每大类下再各细分为四种,按云的光彩也能分为四种。)3、跳读课文,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表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差异,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表明如何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含义和局限性。 文章第1段先简述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炎热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山峦,常常是雨季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山峦,常常是寒冷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三、研读赏析1、分角色朗读:写云的形态及光彩部分由12位男、女学生个别朗读,除外段落由其它学生齐读。2、请你们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对方知道你将要带给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

表格式教案_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_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笨重,可我更细腻,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最受欢迎,因为我会帮你们带给晴朗的天气。”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差异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悬浮着很高很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约二千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狼群,扁球形,排列整齐约二千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图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雨天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很厚高层云变得更厚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在云山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更低暴雨大风云的光彩简表光名形成跟分布状况色彩天气征兆晕形成在卷层云上 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 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白色弧形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 晚 太阳照在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四、体验反思1、观看各种照片,请学生看图识云,并强调出现这样云

的天气状况。2、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问题必须解决?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美。2、收集有关云的民谚、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3、观察这一个月的云,并做好记录,来说说云与天气的差异关系。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美,感受准确性;尝试仿句,积累佳句。一、导入复习旧知,导入科普小品的语言美: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常识的说明文,语言要求精确,但也生动形象,尤其对云的描绘细腻形象。二、赏美句——生动1、学生背诵课文,找出自己觉得生动、优美的语句读一读,相互交流,并表明理由。 (侧重于比喻句)2、变换描述,体会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差别: 如:把第三段中对卷云的叙述转换为“天空中最高、最薄的云叫卷云。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好不好?为什么?(运用打比方,使卷云的形态很形象,让观众容易理解。)3、仿句练习。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湖泊,像鬣狗,像奔马……造句:夜幕四合,周围的山峦,……远处的霓红灯亮了,……月光照在地上,像……三、析佳词——准确请再读课本,从文中找出你觉得利用得好的词语,并感受其作用。如:①“招牌”指哪个?用在这里说明云有如何的作用?②把“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为什么?③“躲藏”一词用了哪些修辞技巧?好在哪里?④文中“一般”、“左右”、“有时”能否删去?为什么?四、拓展延伸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云的民谚、成语、俗语、诗词等。五、布置作业注意自然界的各类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