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最新标准 教师试卷分析范文(优秀范文3篇)(2)

2020-08-10 15: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最新标准 教师试卷分析范文2: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成绩不容乐观,仔细探讨了试卷,结合学生的做题情况总结了一下本次考试的心得教训,希望可对剩下的30多天的高考前的复习起至助推作用。

本次试题涵盖知识面较广,基础知识全面,分数分布均匀,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基本技能的应用素养,基本的推导能力,且每个小题设计独特,既没有超出教学课程的范围,又可真正地分出学生的各个素质层次。想得140分以上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我班140分以上的有2人,130分到140分的有4人,120分到130分的有6人,110分到120分的有9人,100分到110分的有6人,90分的有4人,80分的有4人,70分的1人,60分的1人,60分以下的有7人。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48分,6人满分,错1题的11人,错的欠佳的是第9题,第11题。第9题错误原因是学生对|k|与直线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没有掌握好。第11题不难,错误原因是规律找的出但仍不会运用。第二答题填空题共24分,8人全对,错的多的是14题,错误原因是零指数幂中的底数不为零,学生忘记了。第三大题化简方程只有11人得满分,其他人只得2分,此题难度较大,其中10人是用的解出x的值之后代入化简的结果中,只有1人用的是巧法。第四大题错误较少,但鉴于步骤不完整,有许多人被扣了1分,在此我屡次提出了方法的严密性。第22题做的最差,第1问考的是关于知二推三的知识点,由于最近没练,只有10多个人会,第2问比较简单,但鉴于加了一个高中的简单公式,一些学生被扰乱了答题思维。第24题做得不好,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在本题中可充分展现出来。本题思路很多,方法多样,讲解时使学员上黑板讲解自己的模式,开阔学员的视野。比同学自己讲解效果好得多。第25题第1问错的缘由是大多数学生漏了取值范围,写了的也不对,没表现出整数性,第2问错误原因是解出x=16之后忘了-6,第3问,错误原因是2月到10月经历了几个月算得失误了。第26题得满分的唯有2人,还有8人被扣了1分,难度不大,但鉴于时间用在抠前面不会的题上避免没时间做这道题了。

通过本次考试,得出经验:1平时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上课要舍得拿出时间帮学生做填空选择题;2应加强教师计算能力的培养,有时有必要做给学生看,交给她们好的计算方法;3应有意识的培养教师的剖析问题解决难题的素养,这就必须校长开会的时侯舍得拿出时间帮学生反思及分析。

最新标准 教师试卷分析范文3:

试卷格式 word_标准试卷格式模板_标准试卷格式

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为了总结得失,寻找差距,找准教学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后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现作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题型、难度及成绩汇总介绍

这次考试从整体来看成绩基本超过预期水准,年级均分40分左右,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1、选择题情况介绍:

选择题含盖了必修2八个单元的内容,在命题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难度系数较大。总分50分,年级均分40分左右。从整体上看,学生针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还不错,如第10、10、11、13、14题,正确率都在90%以上,但很明显,对于历史疑问的剖析比较及其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颇为欠缺,如第3、6、8、9、10题等,正确率50%都不到。另外,从客观题正确率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5道选择题,没有一题是正确率达到100%的,哪怕是很简单的基础题,说明个别学生的基础较好,而且学员与教师,班级与学校之间变化较大。

2、主观题情况介绍:

31题是一道问答题,针对国内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的差异涉及至了1、3、4三个单元的知识。满分13分,平均助攻在7分左右,学生针对考过的常识掌握较多,但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如“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等理解不知道,造成答题时张冠李戴,失分较多。12题:材料分析题,本题由于涉及到了必修一的常识而且材料大容量多,学生普遍反映非常难,满分10分,平均助攻在12分左右。13题涉及至第六单元,因为经常对该知识点讲的多练的多,所以该题得分率较高,满分8分,均分6分左右12题重点考核学生对第八单元经济全球化这一态势的抓住,满分7分,均分5分左右。13、14题以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9题、10题重在考核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几题满分多,低分也多,说明学生自身在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对常识灵活采用的素质上存在较大差异。

二、今后的复习计划

1、紧扣教学要求,以教材为主、针对反映出来的难题进行新一轮复习。指导教师学会把握重点看书。期末考试基础题依然会占比较比例,这是确立总均分的关键,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堂,打牢学生的基础,不管是成绩好的成绩差的素质强的素养弱的学生,这一块都可以争取回来。

2、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剖析比较及其综合利用知识的素养。历史课堂的重点已经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了。开放型、探索型的难题是近几年常见的试题,重在考察教师预测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这类题目来源于课本又远低于课本,它仅将书本上的常识成为考查学生的一个切入点或载体,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解这类题就不能是光靠死记硬背了。

学生的素养如何受到增强,我觉得一是应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对教师的学法指导,另外应加强对学员的习题训练量,循序渐进,层层加深,让人们在练习中自己领悟解题的模式,掌握典型例题中所隐含的审题的通常规律跟步骤。

3、培养教师形成卷面书写规范化的习惯。这是此次考试中经常存在的问题,错别字、病句、字迹潦草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申屡犯。这一点只能从以前抓起,督促学生从以前的作业做起,时时刻刻当作一个教学任务严格要求学生。

无相关信息

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