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读写 练习表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12016.2 [语文课堂研究] 备课交流 教材简析:《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短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借助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色彩和样子,以及如何“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设计动机:《爬山虎的脚》一文的课堂,一是鼓励教师学习认真观察植物的方式,并无法利用学到的观察方式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教师在作文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练习重点,让学员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调。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出示照片引导观察,学生容易把握。制作Flash动画,形象地演示“爬”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旁边爬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短文。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征;理清课文叙述次序,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式,使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意和严谨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征,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式。教学难点:体会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h动画,形象地演示“爬”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叶”之美,设疑导入1.赏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出示一面墙上满是爬山虎叶子的照片) 同学们,瞧,多美的一面绿墙,对,这就是爬山虎。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本《爬山虎的脚》,感受了含羞草叶子的美,谁可通过朗读把美好新鲜的树叶带到我们眼前?指名读,相机评价。2.设疑导入,板书课题。爬山虎的树叶新鲜嫩绿,铺满整面墙的形态更是好看,这么漂亮的场面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都要归功于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我们就再次探访课文,去了解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齐读课题。二、品读3-5自然段,习得观察、表达方式。(一)、初识爬山虎的脚1.爬山虎的脚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捧起书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在心底里想像它的样子。(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2.“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指的是哪个?你可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语句吗?指名交流,指出这几句话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3.反复练读这几句话,想想你了解了哪些,可以用笔在上面写出来。指名交流。预设:①“爬山虎的腿长在茎上。”根据学生发言,师板画茎。这是腿生长的位置,板书:位置。②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须”。根据学生发言,师板画出细丝。追问:这些细丝像什么? (出示蜗牛触角图片帮助理解比喻句) ,这一句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哪些?板书:形态。③“细丝和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根据学生发言,用白色粉笔描细丝。这一句是从哪一方面写的?板书:颜色。4.看照片了解脚,指导朗读、复述。(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的照片)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爬山虎的腿,多有意思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指名看图复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5.作者是如何看到爬山虎的脚的呢?文中有一个立足读写 练习表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安徽省庐江县城关小学高丽32 [语文教学研究] 2016.2教学·备课交流NEW WRITING词交代了,找到了吗?指名说。 (课件突出“注意”)“注意”说明作者在观察, (板书:观察) 作者是如何观察,才发觉隐藏在叶子里面的秘密的?(细致观察能够看到对方没有发现的缺点。
相机板书:细致观察)(二)、感悟“爬”的过程1.这些爬山虎的腿是怎么一脚一脚爬上高高的墙头的呢? (播放Flash动画,师用一段文字解说)这样独特的过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呢?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反复多读几遍,注意圈出体现爬的动作的短语。2.谁来看看,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指名交流,找到表现爬的动作的短语,师鼓励教师做“触”“巴”的动作来理解这两个词。 (相机板书:触变巴拉贴)作者是如何生动清楚地说出这一过程的? (活用动词。) 课件演示动作词串,整体把握爬山虎爬的过程。 3.指导朗读:做动作读;听同学配乐读,想象场景。4.采访:小爬山虎,刚才他们是如何爬的?引导学生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这几个体现顺序的短语来说说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5.质疑:小爬山虎,为什么你是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而不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呢?指名说。 (和人不一样,爬山虎一边往上爬,一边长出新的脚)6.仔细看那些脚,会想到什么呢?出示照片理解蛟龙的手臂。练习说话:看到这种细小的腿,你还想起了哪些?7.观察方式指导:同学们,这爬的过程实际上是最艰难的,变化是最微妙的,作者怎么就观察到了呢?找一找文中体现作者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的词语(以前 今年 原先 现在 不几天)(细致、深入、持久观察)8.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画面来。
(三)、品读第4自然段 感悟“变化”1.同学们,爬山虎长出的这种脚如果没触着墙会如何呢?触着墙之后既会如何呢?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第5自然段。2.指名交流。相机理解“萎了”“痕迹”。感悟触着墙后的变化:颜色变了 变牢固了 (相机理解“休想”)3.观察方式指导:作者怎么清楚爬山虎的脚这种牢固呢? (用手拉过,看来观察不光用眼看,还必须用手摸、还可以用眼睛闻、用鼻子听)4.齐读第5自然段。三、整合全文1.课件出示课文重点句段,师引读。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脚—— (生读相应句子) ,了解了它爬的过程—— (生读相应句子) 。2.引出并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通过朗读某些文字,我们似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们明白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3.方法指导。叶圣陶爷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知道他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吗?我们也来向他学几招,指板书。细致、持久、深入的观察有所得后,还要迅速记录下来,作者是如何写的? (交流:先写叶子,再写脚和爬的过程,然后写变化,这就做到了有顺序,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节?这既做到了把握特点)(有序表达 抓住特点)4.拓展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独白《随身带着笔记本》。
5.齐读观察名言。四、结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感受了它独特的生长过程。大自然就是一本绿色的书本,生活就是一只万花筒,希望大家戴上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白色的大自然,去展现五彩的生活。2.布置作业:①背诵课文;②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提示素材:泡几粒豆子,每天看它的变化;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腿贴位置拉细致观察脚形态 (图) 巴有序表达颜色变抓住特点触
别人没反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