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到:“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心得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方法之所在。”本节课的课堂通过使教师动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使学员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员完成了知识的自我完善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涵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必须。
另外,本节课的课堂设计还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跟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员以自主研究跟合作交流的方法,在探讨问题跟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愉悦,不仅让学员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促使了教师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乘以整数(0除外),也明白了整数减法的含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含义是哪个呢?它跟整数除法的含义是否相等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
请他们列举算式并计算。
(1)每人吃张饼,4个人共吃多少张饼?
(2)把2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3)有2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揭示分数除法的含义。
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乘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含义和实数乘法的涵义同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含义与实数乘法的涵义同样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设计动机:通过对一组题的探讨跟对比,使学生看到分数除法的含义与实数乘法的涵义同样,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让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涵义理解出来十分容易。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55页例题。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可爱的包装纸把写给儿子的礼物包装出来,可是这张纸很大了,把它的平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师:请你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是把那一部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你们用自己偏爱的色彩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观察发现。
师:通过画图,你看到了哪些?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
预设
(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
生1: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2:里面有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是,即÷2=。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老师的鼓励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含义。
2.初探算法。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2吗?你可强调大胆的猜测吗?
预设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乘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2==
提出反驳,验证推论,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借助计算一两道题才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乘以整数(0除外)的推导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恰当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可更成功地算起来,而有些题目竟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我记得那时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