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盼》教学设计(2)
(3)学生读一读描写环境的语句,交流他们的写法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环境描写:
①有两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松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天空飘游过来,把太阳也帮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预设:提醒学生留意这一段描写中利用的通感手法,“嘻嘻地笑”“变了脸色”,这些是利用了拟人的通感手法,读来比较生动。“嘻嘻地笑”虽然是拿来描写小杨树,其实是暗示着蕾蕾的心态——开心。“天一下子变了脸色”形象地写出了变天时的样子,蕾蕾盼望的雨已经要来了。环境描写常常可以营造出人物的心态,比如教师在日常的写作中常会用阴天下雨暗示低沉、伤心的情绪,而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烘托轻松、愉悦的心态。教师这样稍微点拨一下,学生便可感受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我推开窗户,凉爽的空气扑了回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暴雨冲刷过的路边,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松树,小柳树上象挂满了珍珠宝石。
(这两句话利用了形容的通感手法,生动地展现出了雨后清新、亮丽的景色。因为“我”盼着雨停,而雨似乎停了,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我”高兴的心情。)
(4)请三名同学读一读第5—14自然段中的访谈,两人分别扮演母亲跟蕾蕾,另两人读旁白。
过渡:同学们觉得它们读得怎么样?读出蕾蕾的急切、期盼的小心思了吗?读出妈妈的表面一本正经而心里在笑的情态了吗?有谁觉得可以读得比它们更好?可以举手示意。
预设:文中的这一大段对话描写十分生动,具有独特的生活氛围。“我”想方设法要孩子同意“我”穿上雨衣出去散步,而母亲偏偏不解风情,始终不拒绝“我”的请求。母女的这场“暗战”,以“我”的失利告终。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他们显然也经历过类似的情景。教师在鼓励学员体会“我”的心态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来谈谈对这段访谈描写的感受。
对话描写:〖puxuewang.cOm〗
①“蕾蕾回来得刚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唱英文讲座!”(可见父母经常对蕾蕾要求非常苛刻。)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大喊着,心想,你如何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不太乐意、有些失望。)
②“我现在非常特别不累。妈妈,我帮你买酱油去吧,啊?”我责怪着。(故作乖巧,想出出门的方式。)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家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妈妈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因此巧妙地拒绝了“我”。)
③“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真的吗?”(妈妈似乎没有直接反驳“我”的谎言,却用两个有力的问句暗示“我”,她终于看穿了“我”的小心思。所以“我”才会不敢再去看父亲了。)
质疑交流:为什么爸爸终于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却不帮我穿上雨衣到旁边去走走的机会呢?吃完了中午,其实“我”也可以穿棉袄出去转一转,为什么“我”不出来呢?
预设:可能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强调这种的问题。妈妈明明知道“我”很想穿上雨衣出去散步,可偏偏就不拒绝,还更有方法地反对了“我”,似乎有点不通情达理。学生强调此问题很正常。教师能使学员谈一谈自己的见解,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教师则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解答:第一,文中的蕾蕾六点半要唱英文讲座,妈妈肯定不期望她这个时侯出去而打乱了学习计划。哪怕也有半个小时,妈妈很希望她可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再去听讲座。第二,妈妈看出蕾蕾是为了穿棉袄出去玩耍而撒谎,她或许不会纵容儿子为了谋求自己的心愿而学会撒谎,所以不会同意她出去。第三,在小孩看来,雨衣是实用性的工具,妈妈帮儿子买雨衣的想法就是上学或外出时遇雨而穿的。此时又不是上学,也不需要出门,所以没有必要使她穿上雨衣。第四,为了剧情的还要。本文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说,有剧情安排上的还要,需要戏剧性的内容。如果这时写女儿同意使她出去,那么就没有后文了,也就写不出这些“盼”的迫切以及最后愿望达成的开心了。这个指责太有研究的必要,既可以结合写法来谈,也有一定的现实含义,即生活中学生跟父母也会有类似的冲突。
2.学习第18—21自然段,体会所“盼”成真的幸福。
(1)学生自由朗读,画出感觉写得好的词语跟句子。
(2)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预设: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修辞等方面去反思。
生1:我认为这句话写得非常生动:“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里上时,我的心才既像要从嘴里里蹦出来一样。”我认为雨不可能是“甜丝丝”的,作者这种写是因为蕾蕾一直盼着下雨,这下她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了,她可以穿上雨衣上学了,所以才发觉连雨都是甜的。即使一个人高兴到了极点,他的心也不可能从嘴里里蹦出来,这里用了夸张的通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蕾蕾激动、兴奋的心态。
生2:我认为第18自然段中的“理直气壮”这个词用得非常好,读到这个词时我都笑起来了,仿佛看见了蕾蕾得意的神情。她这时显然在想:这下妈妈再也没有理由反对(我)了,(我)心心念念的棉袄终于可以穿上了。
生3:我喜欢课文的最终一段。因为蕾蕾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她的心态非常好,所以她认为似乎雨点儿都非常爱往她的雨衣上落。这种似乎特别真实,我有时也会有类似的觉得。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本文写法特点归纳。
过渡:在学习课文时,我们重点从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话描写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显然也看到了这三种描写方式都不是单独使用的,常常应结合多种描写方式。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本文的写法特点,然后再来进行几个小练笔的练习吧!
写作特点归纳:
(1)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甜美的小女孩形象。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借助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3)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写出了成人的童真、可爱。
2.小练笔。
(1)出示小练笔要求。
小练笔一:不同的心态下,我们看见同一个景物的觉得经常不一样。所以古代大作家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请你用一小段文字描写一处自然景色,在其中融入自己的亲情,即“寓情于景”。
小练笔二:文中蕾蕾与父亲“斗智斗勇”的访谈读来最有意思,在有趣的访谈中还描写了人物的举止、动作跟心理。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有过这种的经历吗?请你也来写一组对话,注意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相结合。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偏爱的语句,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这样比较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