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abc的三边是abc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分析集锦(2)
[分析]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重结论,轻过程。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讲解,没有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结论难以感悟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不可能培养起来。这种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第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结论,更重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想象,让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学会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乐于动手、勤奋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
[案例16]在课堂组织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将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进入“听讲”的状态;二是把学生的思维“组织”到教师的思维之下,使每个学生能顺利“接收”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有的教师则努力把思维推向自己的反而,促进学生在听课时对教师保持一种怀疑和警惕的状态。
在上述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发展会有什么差异?
[分析]第一种教学方式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减,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探究者的位置,不断的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通过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案例17]该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分析]1、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和方法;
3、从评价主体看,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4、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5、从评价重心看,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采用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我认为,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改革评价学生的方式: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作为收集学生发展的证据,教师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
3、把量化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
4、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太威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