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文明 世界科技之初(2)
古印度的文字除了极少数是刻在石头、竹片、木片或铜器上之外,大量的文字则是书写在白桦树皮和树叶子上的。古时的喜马拉雅山下有很大的一片桦树林,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古印度人就把他们的梵文写在这种树皮或树叶上。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几乎都是写在这种白桦树皮或树叶上的。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中国发明的纸才传到印度,直到公元11 世纪以后,印度才有了自己用纸写的典籍。
古印度人很早就开始了天文历法的研究,吠陀时代,他们已有不少天文历法知识。那时,他们把一年定为360 日,分为12个月,也有置闰的方法。我国唐代时,古印度家后裔瞿昙悉达著有《天元占经》一书。这部书里所介绍的“九执历”是那时印度较先进的历法。这部历法规定,一恒星年为365.2726日(今测值为365.25636 日),一朔望日为29.530583 日(今测值为29.530589 日),采用了19 年7闰的置闰方法。古印度比较著名的天文历史著作,是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太阳悉檀多》。这部著作讲述了时间的测量、分至点、日月食、行星的运动和测量仪器等许多问题。这部书成为古印度天文学家著作的范本,它同时还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对古印度天文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影响。
古印度人对恒星也作了许多细致的观测。早在吠陀时代,他们就把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27宿,“宿”的梵文就是“月站”之意。就是说,他们把月亮在天空的位置划为27处,每一处都是月亮之站台。古印度有一部杰出的天文学著作,是公元前5世纪后期圣使所著的《圣使集》。其中提到天球运动是地球绕地轴旋转而见到的现象,这一超时代的正确见解,并没有受到当时的人接受。在这部天文学著作中,还讨论了日、月和行星的运动,以及推算日月食的方法等。
公元505 年,古印度就有了综合性的天文学著作《五大历数全书)。此书是Varahami—hira汇集了古印度五种最重要的天文学历法著作。这部书在天文学史上很有参考价值,作者虽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但却把前人的成果阐述得很系统很清晰。古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方面虽然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是他们不十分注重实际的天文观测,因此在长时间内都还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观测仪器,直至18世纪才在德里等地建立起一些有较为复杂的观测仪器的天文台。在古印度,不同时代的人对宇宙有着不同的看法。古代两河文明如吠陀时代,人们认为天地的中央是一座名叫须弥山的大山,日、月都绕此山运行,太阳绕行一周即为一昼夜。而《太阳悉檀多》则认为大地是球形,北极是山顶,此山名叫墨路山,那是神的住所,日、月和五星的运行是一股宇宙风所驱使,一股更大的宇宙风则使所有天体一起旋转。而古印度著名的天文学家作明(1114—?)在他的《历数全书头珠》的著作中,主张地球是靠自身的力量固定于宇宙之中,其上有七重气,分别推动日月和五星的运行。这时,作明的想法已受到了古希腊人的影响。
由此看来,在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和地区中,古印度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远远不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古代两河文明
各位朋友需要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或者信息,可以留言,小编会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随意赞赏,您的支持是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恶狗理解草狗意